搜索 解放军报

当人工智能对国家安全带来冲击,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作者:王文博 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3-04-19 07:56:39

1999年,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上映,讲述了在一个由人工智能“矩阵”控制的世界中,人类同人工智能较量的故事。如今,数十载过去,人工智能(AI)这个概念已不再新鲜。AI绘画、AI聊天、AI编程……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正深刻影响着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更是引爆了网络,成为人们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对象。

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除了带来希望,还有被恶意染指的威胁,这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共识。有学者表示,人工智能技术自身的性质与功能,使得它能够与安全体系内的诸多环节自然形成深度链接并产生多层次影响,这种状态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具备了非常清晰的国家安全属性,能够成为国家安全体系内的活跃要素。简而言之,人工智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给国家主权、意识形态、社会关系等带来冲击,深度影响国家安全。

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宣布将ChatGPT和类似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情报工作的那一刻,也近乎把利用AI技术对付其他国家的歪心思摆上了台面。这个擅长用虚假信息流展开“Twitter式革命”“颜色革命”的国家,无法不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伪造能力垂涎三尺。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工智能主管拉克希米·拉曼准备好了一套“绝佳”的借口:跟上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等对手的步伐,这些对手可能都在开发AI来对付我们。

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挑战已有前车之鉴。2019年印巴局势紧张期间,路透社发布了30起关于该事件的深度伪造视频,极大刺激了两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导致事态进一步升级。

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努力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以美国为例,2016年,美国国家科技委发布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两个重要文件,将人工智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地位。2018年,美国国防部《人工智能战略》提出,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国家,必须采用人工智能来维持其战略地位,确立未来战场的优势,保卫自由与开放的国际秩序。2021年,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布报告,特别提出在微电子领域对中国实施“卡脖子”计划。通过出口管制等方式,达到让中国芯片技术落后于美国最少“两代”的目的。

那么,在此背景下,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AI?到底是冲上浪头弄潮,还是“鸵鸟心态”观望,抑或是选择固步自封。今天,人工智能俨然成为新时代的最大“风口”,有乘风直上的时机,也存在风折桅杆的可能。

有国际问题专家指出:“人工智能是人类制造分裂的数码鸿沟。一旦你有高科技,能力就会非常强;没有,你完全就没有什么机会。”1937年,日寇长驱直入至卢沟桥畔,国人才突然“惊醒”。当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防线被攻破后,人们反思那些致命的“攻城锤”里,就有错过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带来的机械化时代的现实。历史证明,国家之间一旦形成科技“代差”,落后于人、受制于人,必然就会“挨打”,这是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历史的教训。

习主席强调:“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要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人工智能时代的“步幅”“步频”正渐渐超越预计。ChatGPT的“网红”效应将消散,但对关键核心科技阵地的抢占必然会成为科研工作者心里的“长红”课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国家安全属性越发凸显,在同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领域的交叉中,又会滋生出许多现实危险和潜在威胁,国人开始思考人工智能的综合效应和其带来的各种影响。

“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要制服AI这只“洪水猛兽”,一是要始终敬畏,二是要保持理性。这场从现在开始为未来备战的硬仗,迫切却不需焦虑,未知但不必恐惧,最好的姿态是稳进不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