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被“政治骗子”套路的党员干部到底中了什么“毒”?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作者:李约铃 责任编辑:孙悦
2023-06-09 11:05:43

近日,辽宁省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政治骗子”的通告,支持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及相关组织积极检举揭发“政治骗子”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要求党员干部彻底清除“不信组织信关系,不走正门走偏门”的污染和毒害。

所谓“政治骗子”,究竟是些什么人?一言以蔽之,这种骗子的“画像”大概是这样的:通过虚构“特殊身份”,把自己伪装成高级干部的亲属、朋友、身边工作人员等,散布所谓的“内幕消息”,以“牵线搭桥”“提拔重用”“摆案抹案”等政治利益诱惑骗取他人信任,从而达到骗权、骗钱、骗项目的目的。

这些年,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落马官员与“政治骗子”的交往情节得到曝光。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傅政华在畸形的权欲驱使下,处心积虑寻找一切机会搞政治攀附,被“政治骗子”蒙骗20年;曾任天津市委代理书记的黄兴国与一个懂风水、会“国学”的“政治骗子”交往密切;辽阳市纪委监委原二级巡视员张纯宴请并结交“政治骗子”,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这些官员在“政治骗子”身上投资下注,可等来的并不是所谓“投资回报”和“美好前程”,而是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

人们不禁疑惑,这些担任要职、有着丰富阅历的官员,为何会在“政治骗子”面前落入陷阱?是“政治骗子”的骗术太过高明吗?显然不是!“政治骗子”之所以能得逞,正应了一句老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之所以这些官员深陷其中,不外乎“政治骗子”的花言巧语、精心包装刚好切中了他们急于攀附、寻求上升通道的功利心理。

当权力观政绩观发生了错位扭曲,思想上出现塌方,必然导致行为上的不理智、乱作为。这些人官迷心窍、利令智昏,一门心思搞政治攀附、走“终南捷径”,才会在骗子面前鉴别“失常”、智商“清零”,对“政治骗子”言听计从、有求必应。可以说,行骗者骗的是信任、金钱,受骗者谋的是升迁、揽权,当一些党员干部的投机撞上了“政治骗子”的心机,只能越陷越深,掉入难以自拔的万丈深渊。而正是出于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勾兑的是上不得台面的事,这些人在被骗后也不敢声张,只能“哑巴吃黄连”,从而导致“政治骗子”反复得逞、逍遥法外,更加助长了其嚣张气焰。

当然,“政治骗子”之所以有生存空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地区的政治生态出了问题。有的地方选人用人工作风气不正、存在漏洞,个别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破坏干部选拔任用正常秩序。正是由于“架天线”、说人情、打招呼等庸俗关系学的泛滥,所谓的“潜规则”的现实存在,一些心术不正、投机钻营者成功上位后,便成了“政治骗子”招摇撞骗的“成功案例”,也成为了少数党员干部不信组织信关系,心存侥幸走旁门左道,最终陷入政治骗局的重要因素。

党风政风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政治骗子”的前缀“政治”二字,揭示了其存在的巨大危害性。毋庸置疑,“政治骗子”是寄生在所谓“官场潜规则”中的毒瘤,其危害性不仅是蛊惑、诱导党员干部坠入腐败陷阱,更严重的是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严重污染当地政治生态,贻误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必须予以警惕。

习主席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严厉打击那些所谓“有背景”的“政治骗子”。这从根本上树立了鲜明的政治规矩和政治导向。

如何铲除“政治骗子”的生存土壤?除了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抵制庸俗的“圈子文化”“官场哲学”,让那些居心叵测、别有用心的“政治骗子”无空可钻、无计可施外,各地要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用人机制,树立起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鲜明用人导向,把那些忠诚干净、有担当敢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真正让实干者实惠、吃苦者吃香、胜任者胜出。另一方面,要坚决打击任人唯亲、任人唯利、任人唯圈等歪风邪气,坚决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说情等潜规陋习,只有加大对权力运行和选人用人的有效监督,释放出“有为才有位”“跑找要送不好使”的强烈信号,“政治骗子”无论再怎么伪装、再怎么设局,也只能是徒劳无功。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习主席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纠治‘四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这给广大党员干部严以用权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政治骗子”伪装的、依仗的是各种“关系”,让党员干部迷信的、迷失的也是所谓各种“关系”。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对待和处理“关系”,决定了“政治骗子”有无生存的土壤和空间。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

作者 / 李约铃

校对 / 李  彤  李晓艳  任芋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