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王凤)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潘朝:审计为犁向打赢
■汤 伟、王一帆 特约记者 聂丰
这是一位审计人的成长路线图——他出身军人家庭,很早就在心里播下“参军报国”的种子,高考时以优异成绩考上飞行员,毕业后先后经历了飞行员、空降兵、财务助理最后再到审计员,历经多次转岗,“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已成为他的人生信条。
这是一位审计人的工作进度表——他走上审计岗位10年,每年出差200天以上,足迹遍布几十个城市,先后参加40余项重大审计任务,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500多条。
这是一位审计人的奋斗里程碑——他从经费管理、物资采购到装备研制生产,每参与一次专项审计任务,就要阅读大量专业书籍、深入一线调研论证,力争成为这个领域的“行家里手”,为促进该领域管理法规完善和财经规范发展贡献智慧,被誉为军中“金牌审计师”。
这位审计人,就是中央军委审计署某审计中心参谋潘朝。他连续6年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四有”优秀军官,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军人的忠诚底色,书写了一段不凡的审计人生。
“谁挖战斗力的墙角,我们就跟谁斗到底”
一次,潘朝带领审计组对某部进行审计,发现一些战备工程建设进展缓慢。在向该部核实情况时,有的同志却倒起“苦水”:“审计不是审钱的吗?我们的活都没开干,钱还没花一分,能有啥问题?”
潘朝与同事察看某型装备。孙宏韬 摄
“钱用的地方不对,审计要管,该用的不用,审计也要管。”潘朝一针见血地反问:“战备工程哪一项与战斗力没有关系?是不是早一天建成,就能早一天形成保障力?”
被审计单位的同志哑口无言,随后主动配合审计组的工作,一起研究解决问题和加紧推进工程建设的对策,工期相比预期大幅提前。完工后,该单位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是怕审计,现在是盼审计,审计让我们看到了存在不足和差距,更感受到了备战打仗的如山责任。”
潘朝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孙宏韬 摄
“谁挖战斗力的墙角,我们就跟谁斗到底!”和潘朝共事过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已经成为他的口头禅,更是他的行为准则。
前不久,潘朝参加某部训练条件建设审计。审计组进行现场核查时,装备供应商却有些躲躲闪闪:“这些设备都是验收过了的,能有什么问题?你们审计是不是多此一举?”
潘朝板起脸,严肃地说:“有没有问题,让事实说了算!我们的部队从这里走向战场,装备有一丁点问题,上了战场就会付出血的代价!”
果然,潘朝带着审计组对所有设备进行核查,揭开了设备价格虚高、部分配件以次充好、贴标签仿冒的盖子,不仅挽回经费损失,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武器装备质量。
“不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
作为业内公认的“包公”,潘朝的严是出了名的。他说:“事关部队利益的事,谁也别想耍花招。”
在执行对部分预备役部队、某重点建设单位装备数质量情况等诸多审计任务时,他都是顺藤摸瓜、抽丝剥茧,用特有的细心与敏锐,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找到疑点,让违纪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长年奔波在军队审计一线,殚精竭虑钻研审计业务,让潘朝成为大家公认的业务专家,被誉为军中“金牌审计师”,但他却不止于此。潘朝说,审计工作要做的不仅是查问题,更要尽力去帮助战友们治已病、防未病,让官兵在学会政策法规中少走弯路、不摔跟头。
“党员干部如何有效避免违规、越线?”“地方企业、公司在采购招标中有那些隐藏‘猫腻’?”针对基层急需解决的重难点问题,他带领身边同志认真研究分析物资采购、招标方面的典型案例,撰写形成审计情况提示,列出了审计中发现的存在围标串标、恶意竞争、以次充好等问题的商家,送给监督范围内部队,提醒部队加强防范。
截至目前,审计情况提示已经发了3期。部队根据提示,对多个有前科劣迹的供应商亮起了“红灯”,有效规避了风险。官兵反映,提示如同一缕阳光,照亮了招标过程中的一些黑幕,让我们避开了很多“雷”。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牢记党旗下的誓言”
审计工作复杂敏感,经常面临阻力干扰。但无论诱惑和压力有多大,潘朝认为,作为一名审计工作者,必须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牢记党旗下的誓言,对得起胸前佩戴的党员徽章。
潘朝在党旗下宣誓。孙宏韬 摄
潘朝经手审计的工程和资金不计其数,他给自己定下一条条底线:不与审计单位人员单独见面,不接受施工方请吃,不收受礼金礼物……
一次,他在审计中发现某部自主择业干部陈某在任时涉嫌虚列工资套取现金。虽然审计组多次约陈某见面谈谈,但陈某都以在外出差、工作繁忙、家人生病等理由搪塞,拒绝见面。
几天后的深夜,潘朝正在加班时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陈某拿着个厚厚的文件袋站在门口。“我父母身体都不好,家里困难多,过去我鬼迷心窍犯了错误,这次还请您高抬贵手。”说着,他把手中的文件袋往床上一扔就往门外跑。
潘朝一把拽住陈某,给他倒上一杯水,诚恳地说:“你是一名党员,曾经也是一名军官,党纪军规应该也懂不少,千万不要把一个问题变成两个问题。”一番耐心开导,陈某终于承认了违纪事实,并承诺退回违法所得,接受组织处理。
后来,有的单位和个人通过潘朝的同学、战友、老乡说情,甚至搬出老领导“打招呼”。面对各种关系的缠绕、利益的诱惑、误解非议,潘朝选择的是对原则的坚守、清廉的恪守和正义的秉持,从不跨越法规纪律这道高压线。
战友们都说,潘朝得罪的是人情,维护的是法规制度的威严,树起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形象。
潘朝对某油库进行现场盘点核查。孙宏韬 摄
近年来,潘朝带领审计人员先后查出多个行业领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总结梳理的关于加强军粮供应制度改革、油料供应管理正规化建设、医疗行业领域治理等多个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服务改革强军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一名军队审计战线的党员干部,无论啥时候都要牢记党旗下的誓言,对得起胸前佩戴的党员徽章。”这是潘朝的真情告白,也是一名军队“红色经济卫士”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