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装军械士官学校近年来紧跟形势任务要求、紧贴学员任职特点、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在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和上级政治机关的指导下,倾力建设预防军人违反职责犯罪教育示范基地。近日,他们的经验做法被上级推广。
强化依法履职尽责意识
“军队中的‘职务’是指编制规定的工作职位,而不仅仅是行政职务或领导职务,即使列兵也是一个工作职位、一种职务。因此,预防职务犯罪是所有军人共同的责任。”这是该校预防军职罪教育的普通一课,教员佘颖颖的详尽解读,消除了少数学员“兵头将尾无职无权,怎么可能发生违反职责犯罪”的疑问。
该校坚持把预防军职罪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围绕刑法规定的5大类31种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罪名,编写配套适用、通俗易懂的教材;以引导学员明确基本规范、领悟基本精神为重点,严格规范教学设计、案例选取、备课试讲等环节,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以模拟法庭、法律热点话题辨析会、法学专家大讲堂为平台,积极拓宽辅助教学渠道,调动学员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近3年来,学校共完成7类126个班次、近万名职业技术士官的授课任务,依法履职尽责意识在学员脑海中普遍得到强化。
养成依法履职尽责习惯
“值班员在待人接物、接电话时必须做到‘三清’,即搞清身份、问清来由、写清登记。”在该校学员宿舍楼道和床架上、内务柜上,随处都能见到类似的法律文化“小贴士”。
该校注重在严格日常教育管理中培育学员遵章守纪、依法履职的行为自觉。对学员作风纪律养成实施全程量化跟踪管理,用铁的纪律培育令行禁止的作风;将法制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做到文化长廊有依法履职的内容,教室、宿舍、专修室有警示标语,校园网络有专题法制网站;围绕婚恋、交友、消费等现实问题,开展“小道理常讲、小事例常举、小纠纷常解”活动。
“以前,总觉得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离自己很遥远。看完录像才意识到,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祸……”观看完《依法管装铸忠诚》警示教育片后,学员李超军发出这样的感慨。
提升依法履职尽责能力
去年6月,学员张庆华家的果树被他人恶意砍伐,该校得知情况后指派法律咨询站赵志勇等3名学员协调处理,使问题很快得到妥善解决。近3年来,全校34个涉法问题,都是由学员法律骨干协助解决的。
该校着眼提高学员依法履职的能力素质,坚持教知识与传方法相结合、课堂教学与部队实践相对接。每学期组织党支部保卫委员和思想工作骨干培训,着力提高学员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春风化雨的谈心能力和化险为夷的处置能力。定期安排法律骨干到驻地法院旁听庭审,透过司法实践真正融会贯通课堂知识。结合年度“砺剑”系列实兵实装演练,设置战场防间保密、“战俘”管理、作战秩序等演练课目,让学员在近似实战环境中体验磨砺。
教育只有融入实践,才能彰显强大生命力。在预防基地建设中,该校逐步探索形成一条“实习锻炼、参观见学、社会调查”三位一体的实践教育模式,课堂教学与部队需求实现“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