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痴匠”郭岗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姜宁 祁登峰责任编辑:陈婕
2016-06-27 11:59

郭岗(右一)

看过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的人一定会记得,故事中的牛奶箱吧,它是整个故事中的温暖所在——浪矢爷爷将所有解决烦恼的答案都放在里面,变身为茫茫夜色当中为人们提供困境指南的心灵驿站。

而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飞控大厅内,也有一位答疑解惑的暖男欧巴。只不过,他总说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软件程序员,做着最基础的工作,解决着最直观的需求。可是,一句“来来来,配合宣传好好拍照,我们都是影帝!”的幽默话语从他那书生气的脸庞脱口而出时,竟然毫无违和感,反而更卸下了对程序员固有的所谓种种认知。但是,当你了解他,了解他所从事的工作,和他身上那份独有的侠义之情后,你不再认为他是他口中的程序员,而更像是一名师傅,匠心独运,技艺高超。

能够胜任掌管长征七号火箭首飞任务软件总体主任设计师这一重任,是需要多年的积淀与历练,不断的加速与重复。而软件系统又是整个任务的基本平台与核心基础,是飞控中心的“软装备”,涉及面广、复杂性高,只要出现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影响整个首飞任务。一个程序模块的变化都需要软件科技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处理,才能确保任务指令之间的严丝合缝。这个帮大家解决问题又为大家实现问题的圆梦者就是这次软件总体主任设计师——郭岗,一个憨厚朴实和书卷儒雅气质集聚的侠之大者。

那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梦想体’成为众多追梦人传递正能量的精神口号时,郭岗早已把他心爱的软件编程、可视化操控、数据处理和软件测试等“爱好”融入到了他现实的工作中,并且把他的这些技术爱好完美的与现实对接,给予别人答案的同时,也给予自己一个收获的回答。在长七任务准备的阶段,郭岗作为搭建软件平台的负责人,他的工作主线就是将任务需求转化为软件需求,就像演一部戏,首先要必须了解剧作、人物作用和故事发展一样,做软件也必须要了解软件能干什么?能提供怎样的服务?能如何实现成本的最大优化?这都需要郭岗夜以继日去搞清机理关系,去梳理信息语言,去消除性能瓶颈……

面对多目标飞行的长征七号首飞任务,由于任务本身自动化程度高,地面控制操作少的情况,郭岗还要做好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工作。历时2个月完成的《软件系统设计方案》,参考了大量软件资料,学习了几十本任务需求的文档,他从软件的视角把任务场景构建出来,明确了各岗位各阶段的主要职责;为了寻求软件平台的平稳可靠,又对任务上升段上百种交互信息的格式、频率进行了反复测试与检查,在监视系统、发现问题和及时定位中解决问题。

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6个小时,编写代码超过几百万行,与几十个软件配置项,500多个软件接口项打交道,将总体、仿真、实时、遥测、遥控、显示这6个岗位统一管理起来,没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是很难扛得住躁的。

超负荷的工作外,还要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程序上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大家第一时间找的都是郭岗,他只需在键盘上快速敲几个命令,问题便迎刃而解。穿着蓝色工作服端坐在大厅软件操作台的郭岗刚喝了几口热水,就被几个同事团团围住展开讨论,这一次讨论的话题是火箭上升段,面对像洪水汹涌般的超大数据量涌现时,该如何小心翼翼分析处理才能不干扰任务的正常进行……

离开繁忙的飞控大厅,想到了《苏菲的世界》中有这样一句话:“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也许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专家,第一个条件也是:要有好奇心。没有一半的好奇,就没有一半的痴心;没有一半的坚持,就没有一半的卓越。

郭岗,这个平凡的名字,就如同在这个星球上渺小的我们一样,存在着,存在过……但是,那份孜孜以求、持之以恒的工匠品质和燃烧的温情取暖都是世间最耀眼的光辉。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你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这才是真正的工匠。郭岗有着程序员、侠者的多重身份验证,我更愿意认同他是一个有温度有热情的大工匠。

在飞控中心见证他与软件孤独成长的日子里,有十年磨一剑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也有永葆平凡之心锲而不舍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郭岗,在我眼里他是一位鲜活可爱可敬的大国工匠,他代表着一个伟大时代特有的气质,那就是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