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木河的动人传奇 ——访内蒙古军区边防某团一连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弛 郭建跃 罗路云责任编辑:李娴
2016-05-03 22:00

孙学宝 摄

伊木河驻守着内蒙古军区某团边防一连。8年前,本报一位记者来伊木河采访,经历过那“恐怖”的蚊蝇,更难忘那“布娃娃”的故事:一位连长妻子来队探亲,因水陆两条路冰坨叠嶂,等了一个月假期已到,最后只能让孩子在河岸放一个布娃娃给爸爸。

重访伊木河,我们在9个多小时的车船颠簸中不断地猜想,今天的伊木河又会有什么新的传奇呢?

耐得寂寞是英豪

驻守在伊木河的一连是原北京军区最北端、距离领导机关最远、每年因大雪封山与外界隔绝时间最长的连队。

江西籍小伙赖胜辉从军医学院毕业分配到了伊木河。他给远在大连上学的恋人打电话:“我分到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呼伦贝尔。”“啊,我知道,呼伦贝尔大草原。”赖胜辉接着说:“团部离呼伦贝尔首府海拉尔还有12个小时火车。”恋人不语。赖胜辉最后吐露实情:“我所在的连队离团部还有320公里。”

电话那头的恋人哭了,赖胜辉不知道怎么安慰她。那段日子,伊木河孤冷的弯月下常常能看到赖胜辉的身影。

战友们知道新来的军医正经受着爱情的考验,都来关心他。连里的老兵邓宝华找赖胜辉聊天。邓宝华原来有个外号叫“吹灯兵”,小伙子个头一米七八,长得也精神,可就是对象介绍一个吹一个。原因很简单,早先连队不通电话,到了冬天封山后写封信,姑娘几个月收不到。人家都不相信现在还有不通信的地方,因为等不到他的消息就把他放弃了。就这样,谈了7次他吹了7个。但是邓宝华说他不后悔,他的年龄军龄党龄和连长指导员一样长,他制作的根雕、烫画,谁见了都赞叹。他对赖胜辉说,现在通信条件大大改善,网络连到了班排,连队虽然依然遥远但已不再闭塞。

谈了4次恋爱才结婚的指导员张文杰带赖胜辉来到连队荣誉室,给他讲老连长赵玉平把在省城当军医的妻子动员到边防;给他讲老士官尹传江3次放弃调动,在伊木河一干12年。张文杰告诉赖胜辉,来到伊木河,首先就要耐得住寂寞,要像界碑一样,在这里默默坚守,报效国家不是一句空话。

赖胜辉把战友们的话和自己的选择写信告诉恋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一段时间后,恋人给他寄来了保暖内衣,在信中告诉他:“亲爱的,不管你走多么遥远,也不管今后发生什么,远方有我在为你默默等候!”

在漫长的封山期,赖胜辉从战友身上看到了坚强和快乐,感受到了连队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每天早上一进餐厅,10条最新发生的国际国内新闻,就会出现在电子显示屏上。战事和灾情、动态与新政,迅速成为大家这一天议论的话题。连队周围一圈的文化长廊,悬挂着战士们自制的中外英雄、科学家和连队的功臣画像,边塞诗词、名人名言挂满长廊。在连队周围的草丛里,伫立的石头上刻着:“干不好小事的人,同样也干不好大事”;连队通往界河的小路上,也伫立着石刻大字:“不想在失去时后悔,就该在拥有时珍惜”;连队养殖基地边,“懒总有理由,干总有办法”又让人为之心动。这些界河文化,成为潜移默化的激励。在哨所界碑前,战士们用林木花草栽种出祖国版图,标出首都北京和每名官兵家乡的位置,每月都要举办“戍边晚会”,自编自演官兵们在边关践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小节目。

赖胜辉在给恋人的回信中,这样写道:“如今,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大兴安岭这片美丽的山林,它就像一本精彩的书,让我期待着下一页的精彩。经历了伊木河的风雪,就再也不会有什么寒冬。只要你愿意,我们就把爱情进行到底!等着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