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党史重大事件发生地:贵州遵义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张军胜  李沫责任编辑:杨红
2016-06-20 00:10
领导集体走向成熟
■本报记者 张军胜 实习记者 李 沫

6月14日,遵义军分区官兵到遵义会议纪念馆重温红军长征历史。雷云翔摄

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习近平 

每个时代都有传奇和辉煌。一次会议,因其带来的命运转折而永载史册;一幢小楼,因其承载过历史的重要脉动而成为永恒的坐标。

6月上旬,记者来到遵义,在当年召开遵义会议的二层小楼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感受历史激荡的风云。

“遵义会议之前,从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到王明,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直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才转危为安。”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原馆长、长征史专家费侃如告诉记者。

走进遵义会议会址大门,一路走向四合院北侧的小楼,顺着几级古朴的楼梯登上二楼,呈现在眼前的就是这间给中国革命带来历史巨变的会议室。环望四周,会议室东侧墙壁上有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橱,会议室中间放置着一张长方桌,一圈木架藤边折叠靠椅围绕四周。

站在会议桌前,记者久久地凝视,穿越时光的感觉扑面而来。一间不大的会议室,曾承载了一个政党存亡、关乎几万红军将士生死的历史重任,曾带来乾坤扭转的命运改变。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革命。从遵义会议之后围绕是否攻打打鼓新场的争论,到取消毛泽东的前敌司令部政委职务的决定,再到组成新的“三人军事小组”,这段曲折的插曲充分说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经过胜利和失败的长期比较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遵义会议虽然只有短短的3天,但是其影响力和穿透力一直渗透在党、国家和军队伟大发展的进程中。历史总是惊人地巧合,遵义会议14年后,也是1月15日,传承着红军血脉的人民军队有了统一的称谓——中国人民解放军;21年后的1月15日,北京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

会议室里,东侧墙壁上挂钟指向的时间早已凝固,但我们党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核心的传统始终坚持。邓小平同志曾强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采访中,党史专家、遵义市委党校教授尹瑞华教授告诉记者:“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表明,自觉维护党中央领导核心,反映的是党的建设内在规律,维护的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心民心军心所向。”

行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思绪在历史的岁月里延伸,一代伟人力挽狂澜、创千秋伟业的精神血脉让人感慨万千。当年这栋小楼东侧的一颗小槐树,如今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当年遵义大街上“干人(穷人)”遍地、食不果腹,如今那条街上上百家商铺生意兴隆,前来观光的游客熙熙攘攘。

抚今追昔,我们迈入一个新的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勇担重任,接力奋斗,大气魄治党治国治军,大手笔运筹国内国际大局,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各领域出现崭新局面。

81年时光荏苒,遵义会议至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昭示我们:有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核心,党就充满力量;中央权威、领导核心得不到有力维护,党的事业就遭受损失。

走出遵义会议会址,记者看到,一队队打着党旗的党员队伍前来参观。和记者同行的遵义军分区干事骆磊感慨地说:“我们这个有着8700多万党员的大党又走在了新的长征路上。”“对,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必将取得新的辉煌!”记者接过话茬。

(《中国国防报》2016年06月20日 01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