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邢新会:“戴帽子人才工程”引发系列问题

来源:人民网作者:陈孟责任编辑:陈婕
2016-02-29 14:27

清华大学化工系副系主任邢新会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已13年,他站在国内生物工程界科研和教学一线,针对农村和乡镇环保、科技管理体制、科技创新、食品安全、清洁能源等问题提出过提案,并一直把国家科技发展创新作为自己关注的焦点,牢牢谨记着自身作为“科技界政协委员”的责任与义务。

“有宽松的环境,才能出新的东西”

在2003年首次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时,邢新会认为这对自己是一个重大的人生转折。“之前我主要围绕个人兴趣开展研究。在积极为国家科研发展提建议的过程中,我了解了国家的重大需求,并开始不断思考,哪些课题是可以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邢新会告诉记者,作为一位科技界的政协委员,为国家的科技创新提出问题与建议,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几年,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成为邢新会在全国两会上持续关注的重点。

2014年两会期间,他提出要“加强国家科技立项指南制定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建设”,并对此提出一系列建议。2015年两会期间,他指出“持续稳定的博士后制度化建设是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他多次在两会上呼吁改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并指出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科研事业,我国应该建立多尺度、多方位的人才评价体制,而不能单凭发表论文的数量对学术成绩进行评价;同时,国家要为科研人员营造宽松的、包容性强的科研氛围。邢新会说:“有宽松的环境,才能出新的东西。”

2016年两会召开在即,邢新会的新提案将继续关注科技体制的改革进展,以及人才成长机制方面的问题。在工作中,他注意到一系列“戴帽子人才工程”所引发的问题。邢新会对记者解释说:“现在有很多人才工程,这些‘工程’的泛滥让年轻人都去为了戴上‘帽子’而努力,而不去真正投身于科研事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其实只是拔苗助长,”邢新会指出,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戴帽子人才工程”的内在竞争逻辑逐渐演变成了 “拼关系”,“往往是谁的导师有名气,谁能找到关系,就能拿到这个‘帽子’。”

邢新会表示:“这一年的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自律科学的人才成长机制是科技创新的最核心因素。”“戴帽子人才工程”的问题在其他政协委员中也引起很大的共鸣,这将成为他在今年两会上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农村处于食品安全管理链条的最低端”

食品安全问题是两会上不变的热点话题,也是公众视野中的一个民生难题。对于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问题,邢新会一直积极地参与研究与探讨。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他提出《关于从源头上治理食品安全隐患》的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应与肯定。

邢新会觉得,过去几年食品安全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观,这主要体现在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危机意识和关注度普遍提高,法律的保障使得食品安全管理力度有所加大,尤其是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力度显著加大。但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仍然面临很大问题,“主要障碍包括原材料的源头安全性难以保证,食品原料绿色认证还未健全,全程安全溯源系统未形成等等。”

针对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他认为主要有三方面需要强化:首先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需要加强。多头监管形成的管理真空一直是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面临的一大问题。其次,面对实际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常遭遇举证难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为民众建立简单易行的举报、取证和处理通道。最后,食品安全的认证需制度化,现在的保健品市场尤其混乱,需要更完善的制度化管理来保证食品的安全可靠。

邢新会认为,农村的食品安全监管与保障更加令人担忧。“农村受到经济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在管理上死角和漏洞更多。城市里食品供应相对集中,监管力度也较大;而农村食品供应比较分散。可以说,农村处于食品安全管理链条的最低端,市场混乱,管理难度大,安全风险大。”为此他提出,应当高度重视形势严峻的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

“我们应该发挥科技手段对于食品安全管理的作用,并且借鉴先进的国际经验,”邢新会说,“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对强化食品安全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包括从食品原材料产地、原料安全性、生产加工过程到市场流通的安全快检技术、电子标签识别系统等。”他认为,目前国外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比较先进,结合网络技术,对食品的全流程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连续参与了13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工作,邢新会表示自己每年都在参加相关调研、报告会、协调会,以及政策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新的体会。如何把政协委员的职责履行好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邢新会对记者说,他最大的理想,是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做贡献。这些想法都很自然地反映到他的提案当中。邢新会还表示,“我觉得自己应该不辱使命:必须积极参政议政,持续地关注社会发展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言献策。”他自己也时常自我反思,提醒自己担当着“一种使命,一种信任,一种责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