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航天测控站官兵昼夜坚守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邹维荣 张璐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6-02-12 03:08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航天测控站官兵昼夜坚守——

陪伴“天眼”遥测苍穹


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设备日常维护。赵亚飞摄

2月10日,记者从喀什出发,经过3个小时的颠簸跋涉,抵达此次采访的目的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航天测控站某分站场区。

到达时,记者碰到四级军士长段齐明正在某新型光学测量设备操作间检查和维护设备:“刚下过雪,场区空气湿度大,光栅雾化结冰,对光学设备有很大影响。”

作为分站光学组光学测量设备的操作手,段齐明像老朋友一样悉心呵护着这台光学设备。为保证测量精度,他每天都要进行除冰操作,-20℃左右的低温下,他一干就是1个多小时。

20时30分,担任值班员的段齐明在科技干部张洪彬带领下一头扎进机房,开始了12个小时的光测时间。

“今晚天气晴朗,大气宁静度高,空气寒冷而干燥,对光学测量来说格外有利!”段齐明双眼紧锁屏幕,通过望远镜密切监视着星空。

23时35分,突然,镜头指向某个方位时开始不停“点头”,目标显示“无法锁定”。

“联系塔台值班员,检查气象仪!”“看看传输线路通联情况!”……光学组临时负责工作的科技干部聂锋接连下达口令,大家迅速行动起来。

5分钟后,传来段齐明焦急的声音:“伺服寻零不准!”调整参数、重启主控软件,目标仍然显示“无法锁定”。

下半夜还要执行重点圈次遥测任务,怎么办?“上塔楼检查!” 聂锋果断决策。23时43分,3人爬上十几米高的望远镜塔楼。由于光学器件的高度敏感性,不仅白天无法维修作业,此刻也不能把光开得太亮。借着微弱的灯光,段齐明把手伸进望远镜内部,对数十个元器件进行仔细检查。一个小时过去了,他终于拆下编码器盖,发现编码器周围结满了厚厚的霜,正是受其影响,驱动系统无法准确定位。

“问题找到了!”大家小心地卸下编码器,加温、去霜、测精度、加装保温器件……凌晨2时40分,当楼下传来科技干部刘金凤“驱动正常”的报告时,3人的眉毛、睫毛上已结满了厚厚的霜。

从“神舟”飞天,到交会对接;从“北斗”组网,到“嫦娥”奔月……记者了解到,组建以来,喀什测控站百余次执行重大航天测控任务,创造了100%成功的战绩。

(本报乌鲁木齐2月11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