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靠什么打出了国威军威

——90年人民军队作风建设成效与奥秘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刘 波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7-08-30 15:48

1964年解放军某步兵团六连被授予“硬骨头六连”的光荣称号。图为该连连长、指导员代表全体官兵接受荣誉

从南昌起义至今,人民军队走过了90个春秋,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光荣传统。综合起来,也正符合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光荣传统,其中“作风优良”特别体现在“四铁”上,即: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

信仰如铁——信仰的力量来自于军队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

信仰如铁,铸就了不凡军魂。我军军史上,坚定的信仰创造了许多以弱胜强、迭挫强敌的奇迹。其中的丰碑之一就是长征。

四渡赤水战役是绝处逢生的奇迹。在遵义以西,四川、贵州交界处,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避实击虚,灵活机动地往来穿插于敌人的40万大军之间,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神来之笔。大渡河之战是绝处逢生的奇迹。进入四川后,红军走在当年石达开曾经失败的大渡河边,成功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打碎了蒋介石让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迷梦。爬雪山过草地也是这样的奇迹。为避开敌军的重兵,红军翻越大雪山、走过大草地,在自古以来兵家认为是绝地之处,再次创造了奇迹,成功地保存了革命力量。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三过草地牺牲最大,特别是第三次过草地,曾任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的张子意在1936年7月21日日记中记载:“本日我军到达离阿坝五十里地之山下露营,三十军同志送牛一百二十头来。连日天雨,粮缺,帐篷少,掉队死亡现象极严重。”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跋涉,8月上旬红二、四方面军终于一起走出茫茫草地。

三过草地,走过二万五千里的征程,一次次地绝处逢生,靠的是什么?就是理想与信仰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从何而来?来自于军队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当年斯诺在洛川采访红军后赞扬道,正是红军出色的政治工作,使得每个红军战士都知道自己是为了正义的事业,为天下劳苦人而战斗,所以打起仗,格外勇猛顽强。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说得好:“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信念如铁——人民军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奥秘之所在

信念与信仰往往结伴而行。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我军自诞生起,全体指战员便坚信在党的领导下,革命必将迎来胜利。有铁的信念,则战无不胜。有铁的信念,我军才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无到有,迅速壮大,最多时全国红军达30多万人。有铁的信念,红军才能走过万里长征,到达抗日战争的前进出发阵地——陕甘根据地。有铁的信念,我军才能在全国抗战爆发后,凭借一支出征时仅几万人的部队,战胜日伪军1万人以上的“扫荡”战役59次,共消灭52万日本侵略军、118万伪军,到抗战胜利时发展壮大为120多万人的部队。

解放战争中,正是凭着铁一般的信念,我军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在战场上,国民党军虽然装备比解放军好,中央军大多装备了先进的美式装备,然而,由于其“钢多气少”,战斗精神远不及解放军,可以说在战前就已决定了其失败的下场。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其中第六个原则是“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这种作风在解放战争战场上无所不在,如西北野战军的“硬骨头六连”。1948年2月,宜瓦战役打响后,西北野战军一纵迎战蜂拥而至的国民党整编二十九军,敌军向714团占领的阵地发动一次次冲锋,二营第六连140多人打得只剩下十来个人仍在顽强战斗,像一块啃不动、砸不烂的硬骨头牢牢地守在阵地上。宜瓦战役打出了解放军“硬骨头六连”的威名,打出了响当当的硬骨头精神!经此战役,西北野战军一纵及其司令员贺炳炎向世人展示了硬骨头的精神。

翻开军史,解放军在歼灭国民党军800余万部队的各次作战中,无不闪现着这种硬骨头精神。以塔山阻击战为例,东北野战军为何能浴血奋战6昼夜,打败蒋介石亲自督战的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凶猛攻势?坚守塔山的四纵政委莫文骅在《略谈塔山战斗》的总结中写道:塔山阻击战的政治工作,是在新式整军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的。部队的士气正是以政治教育中激发出来的高度阶级觉悟为基础的。在觉悟了的战士面前,勇气和斗志可以转化为战斗力。当战士们明白了苦根在哪里,自己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时候,其力量就像山洪爆发,任谁也阻挡不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