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工匠”,展示极致的“工匠精神”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杜怡琼 李熠 等责任编辑:杨红
2017-05-01 00:01
 
焊工刘光波一丝不苟对16毫米板进行焊接。王向向 摄

焊工刘光波:

“状元360”与焊花共舞的闪耀人生   

■中国国防报记者 杜怡琼 通讯员 李熠

在焊接方面他仰焊、立焊、横焊手到擒来,熔化焊、压焊、钎焊样样精通。他有一颗平常心,参加历次焊工技能大赛从未以获得状元为目标,却荣获“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船舶电焊工状元”“海军企业职业技能竞赛焊工组第一名”“首届军民融合职业技能竞赛焊接第一名”等荣誉,被誉为焊工界的“状元360”。

他叫刘光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八零八工厂的一名焊工。由于几个月来的连续集训,刘光波略显疲态。

“我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海军企业的一名军工人。”回忆起刚进入工厂的细节,刘光波感慨万千。与其他毕业于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的技工不同,刘光波没有接受过正规学校的培训,他从小跟着不同的师傅学习,学习师傅的拿手绝活、学看师傅的为人处世,小小年纪就掌握了焊工多项技能。

幸运之星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在刘光波17岁那年,工厂正好在招工,他凭着年轻有干劲以及娴熟的焊接技艺顺利进入该厂。

“对于我来说,没有了焊花,人生就没有了意义。”出于对工作的热爱,刘光波从没换过岗位,在工厂一待就是23年。

刘光波常说:“军企职工就是不穿军装的兵,有任务时,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2016年除夕当天,工厂接到某船出海执行重要任务前的污水排舷外管路加装任务。正在家中休息的刘光波接到通知后,丢下一家老小,立即赶赴该船驻地,查看加装部位,由于该段管路改造相当密集,焊接部位又在死角,如果改造过程不小心损坏其他部件,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保证手指和身体的敏感性、灵活性,刘光波脱下厚厚的棉服,穿着单薄的工作服,在刺骨的寒风中连续施焊几个小时,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奋战,刘光波的焊接质量全部达到一级,保证了该船按时出海执行任务。

焊工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

有一次,刘光波在一个狭小的舱内执行检修任务,由于故障区域在一个S形的接缝处,为了保证焊接的精准度,刘光波把身体也扭成S形,焊接部位与面部只有几十厘米的距离,保护面罩戴上后焊枪根本无处安放,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刘光波只好摘掉面罩,手持护目镜施焊,裸露在外的皮肤被弧光灼伤一大片。

关键时刻,迎难而上,这个“状元360”真不是吹的。2015年,某艇承接可拆板焊接工程,大量的焊接部位需要用仰焊来完成。仰焊要一手拿焊枪,一手推焊条,还要控制焊丝摆动的频率,在保证焊接质量和工艺的基础上,应对扑面而来飞溅的焊花,可以说是对技艺和耐力的双重考验。每次有这种棘手的任务,刘光波就会主动站出来,因为只有他才能摆平所有的高难度焊接。经过近16个小时连续施焊后,刘光波完美完成了任务,全部焊缝经检测均为一级片。

不能让细枝末节的“蚁穴问题”摧毁多年积累的“千里之堤”。细节一直是刘光波不断的追求。不管从事焊工工作多少年,施焊现场的温度、湿度是否符合作业要求,焊机导线的长度、开关是否达标,这些都是保证他完成好焊接任务的第一道屏障。

现在的刘光波已经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但他仍然活跃在一线,有焊接难题他首当其冲,主动请缨,他说:“军工人作为‘不穿军装的兵’,要在关键时刻冲上去,真正履行好使命和义务,因为我既是一个‘兵’,又深爱着我所从事的事业。”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