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日记丨可敬的韧劲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刘化迪责任编辑:张艺藐
2017-03-14 05:56

3月13日 晴

可敬的韧劲

■本报记者 刘化迪

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前往人民大会堂的大巴车上,你能感受到军队政协委员的激情。上车前,工作人员分发了一份关于本届大会拟通过的决议草案修改情况,几位委员围拢在一起,就此热烈讨论。

大会即将闭幕,车上,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气氛。许多委员年龄虽长,但用起新科技一点儿不落伍。他们有的互相扫描微信二维码,有的还建起群,“一来能互相交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二来方便就两会中一些尚未谈论完的话题继续探讨”。

4年多时间,倏忽而过。军队政协委员讲真话、支实招,认真建言献策,交出了一份无愧于时代、人民和部队官兵的答卷。

今年上会,本报记者就科技话题采访报道比较多,与国防科技大学原政委徐一天委员交流多了,越来越熟悉。

从2014年开始,徐一天连续围绕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芯片、地理信息产业、人工智能等4个科技领域重大课题,拟就并提交提案。每一份提案,都分量十足,事关国计民生,攸关国家安全;每一份提案,都受到重视。其中,自主可控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在相关领域专家的不懈推动下已经推出和应用,并在继续完善中……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作为记者,感觉这些委员身上有股可敬的韧劲儿。

12日,一家媒体发表了《“十四年抗战”提案落地的背后》一文,讲的就是一位抗联老兵连续十余年委托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建议,呼吁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在去年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349号提案推动下,“十四年抗战”概念在今年春季全国中小学教材中得到全面落实。

两会上,代表委员共商国是,许多议题,难以开一次会就得到完全解决。

这就需要“钉钉子精神”——议题确定,有时候是一个人连续追踪、有时候是许多人接力探索,这样的砥砺前行,体现的正是一个“韧”字。

常怀奋进意识,保持必胜信心。“韧”,也可以看作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种力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