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

作者:任旭责任编辑:杨思晨
2017-10-26 00:33

提 要:时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网络舆论环境还很复杂,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氛围决不能松懈。作为网络媒体人,要客观认识当前网络舆论环境,增强创造良好舆论氛围紧迫感;增强使命担当,掌握网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权主导权;敢于网上亮剑,坚守网络舆论阵地的“上甘岭”。

关键词:网络舆论;坚守阵地;风清气正

今年8月下旬,澳门遭受台风“天鸽”袭击。正当驻澳部队全力协助特区政府做好风灾后援助工作之时,网上竟有人散播谣言,声称驻澳解放军借救灾抢劫并打人致死。对这一恶劣行为,从澳门特区政府到澳门同胞,纷纷予以严厉谴责,网友们建议严惩造谣者。

这起事件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还很严峻,特别是网络舆论环境还很复杂,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氛围决不能松懈。

客观认识当前网络舆论环境,增强创造良好舆论氛围紧迫感

如今,我国的网络走进千家万户,新媒体发展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处于“领跑”态势。互联网作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意识形态较量的最前沿,为舆论战开辟了新阵地。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舆论争夺战,正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对我们提出了诸多新挑战。

首先,要直面思想多元带来各种思潮交锋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社会转型期,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随着社会变革进程加快,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变,各种思潮频繁交流交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激烈。由于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和社会舆论的集散地,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多样化思想舆论格局中奏响积极向上的主旋律,消除网上的杂音噪音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掌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其次,要直面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带来网络治理的挑战。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生产和传播机制发生巨大变化。“人人都是媒体”“公民新闻”成为新闻传播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网络舆论具有非理性传播的特点。媒介“把关人”不再局限于专业的记者和编辑,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尤其是网络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便捷性和低准入性、高自由度,使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而有些传播者根本不具备媒体人的基本素质,甚至是带有明显的情绪化等主观感情色彩参与信息传播的;有的网友也容易被情绪化所带动,喜欢宣泄情绪,令舆论引导更加艰难,舆论环境更加复杂。

再次,要直面国际环境带来争夺舆论阵地和争夺人心的挑战。长期以来,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实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未停止,各种敌对势力都在同我们争夺舆论阵地、争夺人心。我国网络建设起步比较晚,打一场网上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敌对势力而言是最经济而且占有技术优势的。网上的矛盾需要在网上解决。如何建网用网,改变国际舆论力量对比,增强我国的国际传播力和话语权,为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撑,是我们加强网络建设必须回答好的课题。

增强使命担当,掌握网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权主导权

舆论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强有力的武器,做好舆论工作意义重大。每逢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总是娴熟地运用媒体传播先进理论、组织群众、推动工作,形成强大力量,不断地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因此,不论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要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传播正能量,决不给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既要让主旋律和正能量主导传统媒体,同时也要主导网络空间、移动平台,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激发人民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更加强劲的精神动力。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只全体国人关注,海内外媒体都广泛关注,我们也必然要面对来自网上的各种声音、各种意见,这就要求网络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客观真实宣传,守住互联网舆论阵地;同时要积极及时发出主流声音、构建主流叙述,弦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进行伟大斗争的历史任务,迫切需要舆论工作更好地发挥鼓与呼的作用,需要包括网络在内的所有媒体,用强大的舆论力量来凝心聚力,激发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昂扬斗志。

讲好中国故事,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首先是敢于网上亮剑,坚守网络舆论阵地“上甘岭”。面对网上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面对网上咄咄逼人的思想冲击,我们的主流媒体不能保持沉默,更不能妥协、失语,要用事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坚决进行针锋相对的回击,揭穿谎言、批驳谬论,大力净化网上舆论环境。事实上,进行观点交锋,通过辩论击败对手,在西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一直都影响着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模式,我们要勇于同对手进行较量。特别是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更要敢于亮剑。对一切触碰党的领导底线、法律法规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和信息真实底线的,坚决依法依规予以果断的打击。对媒体要求以不发布、不传播非法有害信息为底线,积极传播正能量;对网民则要教育引导其遵守上网秩序,让谣言没有市场,让违法行为付出代价,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

其次是主动设置议程,发出中国声音,赢得“首因效应”。要强调先入为主,主动作为,打破西方媒体的信息垄断。从实践看,主动公布真实信息,也是减少被误解和胡乱猜测的有效手段。2014年6月12日,我国国防部网站公布了一条视频,题为《日军机从我图-154飞机左下方危险接近,距离约30米左右》。这是国防部第一次对外公布视频证据。这条不到1分钟的视频,12个小时之内,被点击2000多万次,日本媒体大量转载,质疑日本政府“恶人先告状”,向日本民众戳穿了安倍政府为解禁集体自卫权、渲染“中国威胁论”而编造的谎言。这个证据的公布,超出了日本政府的预料,日方措手不及。这次事件的应对,是中国军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打的一个漂亮仗。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应该充满自信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介绍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

再次是坚持创新为要,把中国故事讲好。习总书记强调,要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中国军网积极倡导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对内对外宣传,以生动的形象、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产生了积极影响。

讲好故事,要求给故事及其价值传播插上魅力的翅膀。把故事讲好,是为了让其中的价值观念到达群众到达网友。这需要转变传统思维观念,最大程度地把满足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变传播中以物为本的逻辑为以人为本。尤其要强调有温度的故事、有情感的传播,以被受众乐意接受。今年广受关注的电视节目《朗读者》之所以成功,就是抒发了质朴而纯真的感情,传递了真实的思想、精神和情感,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节目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创造了一种人文的力量,这种力量的背后是一种温暖人心的情感。否则,不管你要表达的道理多么深刻,只要不能与网民建立起关系认同、情感共振的格局,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就达不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更不会使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而失去意义。

讲好故事,要娴熟地运用网络技术手段。互联网为实现讲好故事提供了各种技术可能。比如动漫、H5,比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能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综合手段更好地接通网友与故事间的联系,提供了把抽象概念表达得生动活泼的手段。去年,中国军网制作的网络视频短片《战斗宣言》,虽然只有几分钟,却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脍炙人口的背景音乐等元素俘获了中外网友的心,成为点击量达数亿的现象级网络产品。军报记者微博则利用网络互动性特点组织了“说好一起丑,你却在部队整了容”话题,“部队整容学院”也成为现象级网络产品,影响巨大。今年纪念建军90周年,中国军网对《解放军报》的特刊进行网络化包装,使一张报纸变成了文图并茂、有声音、有视频、有动漫、能互动的网络新产品,受到了业内外的高度好评,极大地增强了传播效果。我们要把这些好经验、好做法用到讲好中国精彩故事中去,传播好中国声音。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网络传播中心国防部网组组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