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袭港游客和救援队都被困 驻港官兵施援手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周汉青责任编辑:刘航
2017-07-03 02:43

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劲的寒潮侵袭香港,这让数十名游客措手不及,天色已晚,下山道路被封锁,他们来不及下山,聚集在山顶保安岗亭等待救援。下午5点左右,香港政府救援队上山开展救援,但因气候恶劣,救援队也被困在了保安岗亭。而距保安岗亭30米处,正是驻香港部队的一处执勤点。驻港官兵如何做的?后来被救人员为什么激动地说:“解放军就是香港人的守护神! ”请看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报道——

铁血丹心映紫荆

■周汉青

6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香港石岗军营视察并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这是驻港部队官兵接受检阅。李华敏

2017年6月25日清晨,香港石岗军营,层云叠嶂,突降暴雨,站在飞行塔台的航空兵团政委陈文献与航空兵团首任团长李国喜,看着窗外瓢泼的大雨,藏在记忆深处的画面又被打捞起来。

20年前的6月30日,深圳同样是大雨倾盆,陈文献担负进驻梯队通信保障任务,跟随部队进驻香港。他清楚记得官兵们站在东风运输车上面,不到10秒钟,衣服全部湿透。

对于刚从重庆通信学院选调的优等学员陈文献来说,能够保障雷雨天气进驻梯队通信畅通,是他加入驻香港部队后专业技术上经历的第一次大考。两年后,陈文献再次经历大考:代表驻军参加1999年11月全军通信兵大比武。赛场上,陈文献过五关斩六将,夺取全军故障检修单项第一名和个人全能第一名,驻军给他荣记一等功,他也成为驻香港部队组建后第一个“个人一等功”荣立者。

赶考,是陈文献在驻香港部队的常态。从专业技术干部到航空兵团政委,20年一路走来,岗位不停转变,唯一不变的是他内心的军人情怀。他很少向人提及他曾经的荣耀。说起自己手下的兵却津津乐道。20年,从青春岁月到步入中年,陈文献已经深深融进驻香港部队这个大家庭,悉心呵护着家里的一草一木。他和战士们在一起的时候,笑得像个孩子,他的愿望很简单,让每名战士都能在驻香港部队成长成才,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香港履行防务,每一次飞行都是一次考验。”已是花甲之年的首任航空兵团团长李国喜感慨地对陈文献说。站在指挥塔台上,李国喜望着前方的停机坪,回忆起当年第一个驾驶直升机降落在香港的情境,神情间依然难掩激动。

1997年7月1日,石岗军营上空突降暴雨,伴随雷电,严重干扰飞行员的视线和操作,对直升机性能也是巨大考验。可空军部队进驻香港举世瞩目,既要准时进驻履行香港空中防务,又要确保安全万无一失,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暴雨正好有20多分钟的间隙,雨量减少,雷电消失,只能见缝插针,利用窗口期,冒雨飞过来。8点45分,利用暴雨间隙,李国喜轻压操纵杆,驾驶国产直九型直升机降落在石岗军营机场,当时和他一起降落的还有身后的5架直升机。

“1997年,我们6架飞机就降落在悬挂‘全面贯彻一国两制伟大方针’标语的机库前。”李国喜指着机库对身边的陈文献说到。

此刻,李国喜驾机降落的地点,显得是那样的宁静,然而20年前,同样的大雨滂沱,香港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

1997年6月30日23点58分,香港添马舰军营。中英双方各自派出一名中校指挥官,面对面走到相隔4米处立定。谭善爱中校用洪亮的声音说到:“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说完,两人的手握在了一起。这看似轻轻的一握,握别的是硝烟,留下的是未来。

1997年7月1日零时,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起在驻香港部队军营。就在那一刻,千里之外的湖南益阳一家医院产科诞生了一名男婴。看着窗外庆祝香港回归的烟花,他的父母决定给他取名韩港归。

这一天出生的韩港归好像天生就被赋予了某种使命,一参军入伍就来到了驻香港部队。当新兵期间,初出茅庐不怕虎的韩港归参加“挂金牌、当标兵”比武竞赛,一个人就斩获3000米跑、步枪射击两项第一,荣立三等功1次。

1秒钟能干什么?对于普通人,只是眨一下眼的工夫。但在特种兵韩港归心里,转瞬即逝的1秒,是挑战极限与超越自我,更是他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

韩港归从新兵连自信满满地进了特战一连,第一次参加训练时,他就傻了眼:攀登、特种射击、机降……许多课目他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如何在特战连队浴火重生?仿佛有一团火焰在韩港归的胸膛里越燃越旺。连长陈玉飞说:“港归这小子,能吃苦,不服输,有股拼劲。”为了尽快掌握攀登技能,韩港归拉着陈玉飞给自己“开小灶”。很快,第一道难关被他突破,能12秒徒手攀上三层楼。这成绩在连队已算得上过硬,但韩港归不满足。因为连队最快的战士是11秒,自己还差1秒。“我要解除保护绳,像老兵一样进行无保护徒手攀登。”韩港归胸脯一挺,“老兵可以,我也可以。再说战场上没条件使用保护绳。”

在香港市民团体参观军营时,韩港归和战友用11秒就登上了三层楼顶,动作干净利索,如行云流水。观摩的香港市民一片赞叹。“特种兵必须分秒必争,战场上快一秒,就多一分胜算!”韩港归说。

在韩港归的笔记本首页,端端正正地写着一行字:“特别讲政治、高度重使命、严格守法纪、开拓创一流”。这是驻军总结出的“驻港精神”,凝结了一代代驻港军人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站稳脚跟、树好形象的宝贵精神财富。

雨幕如珠帘飘下,天地间一片苍茫。2016年7月1日,石岗营区开放日,中午也是突然暴雨如注,但市民参观的热情一点也没有消退。一名士兵一直在雨中讲解,没有伞也没穿雨衣,突然他感觉头上的雨停了,回头一看,有位市民帮他撑起了伞遮雨。雨中的一幕虽然平常,但那一刻的感动却深深刻在陈文献心中。随着与香港市民的接触越来越多,他真切地感受到彼此间心与心的拉近。

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劲的寒潮北下香港,气温骤降,某山地执勤点的地面更是罕见地结了冰。突如其来的恶劣寒潮让数十名游客措手不及,天色已晚,下山道路被封锁,他们来不及下山,聚集在山顶保安岗亭等待救援。

距保安岗亭30米处,正是驻香港部队的一处执勤点。看到岗亭里游客越聚越多,执勤点干部戴航主动上前询问情况。得知被困游客缺少食品和饮用水,戴航焦急万分。当即打电话向政委陈文献报告。陈文献一边让戴航立即进行救助,同时报告上级领导并得到肯定回复:要竭尽全力帮助被困香港市民渡过难关。

尽管执勤点的食物仅能维持两天,但戴航依然让战士煮好鸡蛋面,送给被困的香港市民填饱肚子,之后又拿来矿泉水分发给他们。

下午5点左右,香港政府救援队上山开展救援,但因气候恶劣,救援队也被困在了保安岗亭。官兵们将被困的香港市民游客、保安和香港政府服务队的救援人员共40多人请到饭堂休息。看到游客们都衣着单薄,他们打开空调制暖,还拿来迷彩大衣给被困游客御寒。到了晚饭时间,执勤点的自来水管被冻裂,炊事班无法开火做饭,官兵们到附近的蓄水池挑水回来,用仅有的物资做好饭菜,让被困人员先吃上热饭。

当天晚上11时40分左右,天气好转,香港政府加大救助力度,分批次组织被困人员下山。7天后,被困的游客将感谢信送到执勤点官兵手中,感谢他们的无私帮助。“以前经常从电视上看到,每当内地有些地区发生洪水、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解放军总会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老百姓的安全。没想到这样的温情画面就在我们身边上演了。”被救人员握着官兵的手激动地说:“解放军就是香港人的守护神! ”

“香港好美啊!”当舰艇编队在风景宜人的香港维多利亚海港破浪航行,望着两岸高楼鳞次栉比、一派繁华的景象,大家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伴随着舰艇犁出的白色水花不断延伸,方雪刚指着岸边的高楼大厦徐徐道来:“香港中银大厦1989年落成时是香港第一高楼,现已退居第4,目前香港前20高的摩天大楼中,有18栋是回归之后建成的。香港回归20年来,依然保持着亚太地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信息中心地位没有变,实践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方针让香港更加繁荣。”2004年底选调进港的方雪刚,现任舰艇大队副大队长,创造了在驻香港部队海军服役时间最长、服役艇型最全、参加舰艇(副)长全训合格考核次数最多的纪录。13年的工作生活与相守相伴,让方雪刚对大队的一兵一艇、香港的一草一木都饱含深情。每次随舰艇出海,他都会随机给战士们讲上一课。

舰艇行驶至香港沙田海域,方雪刚指向奥运马术场馆,对官兵讲道:“中英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时,邓小平承诺,香港回归后保持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后来被媒体形象地比喻为‘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驻军进驻香港以来,我们严格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不干涉香港内部事务,不影响香港市民的正常生活,每年还组织军营开放、无偿献血等活动,密切了军地军民感情。”舰艇编队破浪航行,官兵边行边看,听得入脑入心。

舰艇编队驶出港界线。这时,编队右侧,3艘深圳籍万吨级货轮和1艘交通游艇驶向进港水道。不远处,深圳前海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方雪刚翻开了刚进港时的历史照片,深有感触地说:“进驻香港前,大队就驻守在前海,当时这里还十分荒凉,周围看不到一栋高楼。现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逐步推行,被誉为‘特区中的特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由此可见,‘一国两制’给香港和内地带来了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编队继续向训练区域驶去,舰艇激起的浪花洁白无瑕。在热烈的讨论交流中,官兵的激情愈发高涨,士气更加高昂,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2017年6月30日上午10时许,阳光明媚,青山吐翠。阅兵场上,装甲战车一字排开,防空导弹直指苍穹,武装直升机威武展翅。同在石岗军营参加活动的陈文献、韩港归、戴航、陈玉飞,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而老团长李国喜正在家中观看现场直播。他们亲历着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并在各自的人生履历中写下重要的篇章。未来,香港的繁荣稳定也注定与他们的人生命运相关联,相信将有更多精彩等待着他们去见证、去创造!

(标题书法 张 继)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