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将忠诚镌刻在五星红旗上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高千一
2017-11-22 14:45

“当代表”是党赋予的新时代课题——

在传播爱国主义中树立良好形象

头顶,是飘扬的五星红旗;身后,是亿万人民的目光。官兵们的每一张面孔,都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信的窗口。

十支队自组建以来,就担负着传播爱国主义的特殊使命。

天安门广场是祖国的心脏,国旗是伟大祖国的象征。在国旗护卫队营区里,醒目悬挂着“护卫国旗、重于生命”八个大字,官兵数十年如一日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用无限忠诚和青春热血维护广场安宁、捍卫国旗尊严,时刻践行“升好祖国第一旗、凝聚亿万爱国心”的神圣使命。

如今,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早已被人们誉为“首都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成为一本凝聚国人意志、激发国人自豪感的独特爱国主义好教材。据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超过3亿人次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国旗卫士把这幅壮美的画面,深深地定格在全世界炎黄子孙心底。

每天升降国旗,必须同太阳升起和降落的时间一样,早一分不行,晚一分也不行;从金水桥头到国旗杆下,正步行进96步,多一步不行,少一步也不行;护旗兵操抢时,必须是一个声音,慢一点不行,快一点也不行;守卫国旗的哨兵,要像钉子一样定在哨位上,动一下不行,吭一声也不行。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乐此不疲。

升国旗,冬天穿厚了太臃肿有损形象,站哨位,夏天穿短袖露胳膊有失庄严,所以,“冬不穿棉、夏不穿单”是国旗哨兵给自己定下的“戒律清规”。2017年2月21日,十中队哨兵孙国涛在大雪中笔直挺立的照片走红网络。随之而来的点赞、转发、评论在网络刷屏,大量网友的留言都是“最美雪景!”“致敬,最可爱的人!”但孙国涛却表示这没什么:“平时大家都是这样的,一个军人在岗位上不能遇到点风雪就躲起来。”这话大伙儿都同意,一中队哨兵乔威威说,冬天站在哨位上,两个小时纹丝不动,风往衣服里灌,不能缩着脖子,手脚麻木僵硬也不能搓手、跺脚,为什么?哨兵的形象关乎国家的尊严。

官兵们不会忘记,2008年5月22日上午8时,刚刚遭受地震灾害的四川汶川县渑池镇高店村的废墟上,伴随着雄壮有力的国歌,一面从天安门广场带来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一刻感动了整个中国,集聚了灾后重建的力量。

官兵们不会忘记,在首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国旗护卫队官兵将一面五星红旗辗转交到99岁的藏族“国旗老阿妈”次仁曲珍手中。老人说,她希望五星红旗永远在雪域高原高高飘扬,她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来自新疆和田的维吾尔族少先队小朋友来了,带来了象征民族团结的“红石榴”;南沙群岛的守岛官兵来了,带来了海水和海沙……多年来,一波又一波的各族同胞走进国旗护卫队,很多人心怀虔诚与感动,恳请带走一面五星红旗。中队长徐文说,护卫队员们呵护的不仅是国旗,还有那一颗颗拳拳爱国心。

这并不是巧合,在天安门广场国旗基座的四周,是56个金黄色铜制隔离墩围成的护栏,象征56个民族手拉手、心连心团结在国旗下;这更不是巧合,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祖国各族儿女,汇聚在这里,聆听和目睹爱我中华的神圣一课。

“把以护旗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辐射到全社会,是国旗护卫队的一项崇高使命!”这是每名战士发自内心的梦想。

在国旗护卫队的荣誉室里,摆放着世界各地的人们赠送的纪念品,有维吾尔族青年送来的花帽,有藏族群众送来的哈达,有南海守礁官兵送来的海螺,有哈萨克斯坦国民近卫军送来的镜框……每来一批参观的客人,国旗卫士们都热情地向他们讲解国旗知识和国旗背后的故事。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天安门广场武警哨兵”在网络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今年8月13日,一张拍摄于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在网上热传:国旗区西南角,一柄深绿色执勤岗伞外,一名武警哨兵在雨中笔直伫立。身后伞下,挤满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各路游客。照片发到网上后,引发网友一致热评:“为人民服务,最可爱的人!”“忠诚卫士,人民的守护神,敬礼!”……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时无刻心里都装着百姓。十支队一线哨兵“给游客让伞”的事迹,是支队官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一个缩影。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的,不仅是他们的良好形象,更是他们在执勤中随处体现的宗旨和本色。

一位诗人曾经这样赞美支队官兵:“战士的形象像纪念碑一样高大,战士的心灵像汉白玉一样纯洁,战士们的胸怀像天安门广场一样宽阔。”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以不同方式给予支队官兵许多关心和厚爱。退休干部李爱娜长期为国旗护卫队官兵教唱歌曲,修脚师傅刘景玉二十年如一日为官兵义务修脚,理发师贾潮江退休后坚持每月两次为官兵理发,山西大姐李艳萍一直为官兵手工缝制鞋垫……

今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思想,官兵们第一时间学习,第一时间践行。多年来,官兵走了一茬又一茬,可“为人民做好事”的思想始终镌刻在每一名官兵心上。

2012年7月,北京连日遭遇暴雨侵袭。一天下午乌云密布,三中队赶紧安排战士宋健负责给广场哨兵送雨衣。回来的路上已是大雨倾盆,宋健看见一名老先生手举着夹克无处躲避,就把自己的伞给了他,自己被浇了个“透心凉”;支队卫生队队长张修伟10年如一日照顾70岁失独的徐玙老人;国旗护卫队成立了“为民服务队”,经常到东华门街道和台基厂社区清扫卫生、维修家电、照顾孤寡老人;就连今年夏天一张网上热传的非洲游客中暑的照片,当时也是在武警哨位的岗伞下休息,并由支队执勤哨兵给外国友人提供了一些解暑药品,以解燃眉之急……

近年来,支队党委积极开展“锤炼文明素质,展示卫士风采”主题活动,号召官兵践行为民宗旨、引领文明新风。“当兵尽义务一阵子,为人民服务一辈子”已成为官兵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保卫人民的共同心声。在这片44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支队官兵的身影。

在进入天安门广场地下通道口和故宫博物院门口,支队官兵常年为游客提供问路咨询、紧急救助、寻找失物等服务。据统计,近年来官兵共帮助300多名走失儿童找到亲人,抢救150余名突发疾病游客,捡拾归还游客钱物2000余件次。每年都出动兵力数千人次参加植树绿化、擦拭栏杆、清扫积雪等服务活动,与辖区内6名贫困学生和4个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多次被表彰为“首都精神文明标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