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法治,培塑共同的宪法信仰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于华良  海洋等责任编辑:胡雪珂
2017-12-04 03:15

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

“国徽上有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这些组合都具有象征意义……”11月30日,新疆军区某团普法小组来到疏勒县巴仁乡十六村,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普法“盛宴”。

“我们与十六村结缘的历史,已有49年之久。像这样的普法活动,早已成为我们军民共建的重要内容。”该团政委茹得龙介绍说,为让村民听得清楚、看得明白,他们运用报纸、网络、展板等媒体平台,在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中,提升宪法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普法小组一进村口,村民努尔妮萨罕便热情地走上前来打招呼。前段时间,努尔妮萨罕的爱人在外打工时,因没有签订合法的雇用合同,被拒绝支付工资。由于担心引发矛盾,一家人准备咽下这口气,不再追讨。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该团群工办干事、普法小组长艾孜买提指着宪法第四条告诉努尔妮萨罕,完全可以利用法律武器追回拖欠工资。艾孜买提的一番话,给努尔妮萨罕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村双拥广场,74岁的热依木老人看见普法小组成员、该团保卫股干事黄潇,急急忙忙拦住了他的去路。“我的诉讼已经写好了,您能不能找时间帮我翻译成汉语?”热依木老人紧紧握住黄潇的双手,言语间充满了期待之情。十六村地处疏勒郊区,维吾尔族群众汉语水平普遍较低,在处理一些涉法事宜时,经常因为不懂汉语而束手无策。

“大爷,您用维吾尔族语进行诉讼就可以了。”黄潇指着宪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给热依木老人看,“‘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起诉书、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如果诉讼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您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我昨天散步时,发现一张废纸上印有攻击党的民族政策的非法内容。请问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面对村民阿布都大叔的提问,黄潇耐心地解释道:“宪法中明确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像这种情况,可以将废纸交给执法机构,想办法查清来源,对其进行依法惩处。”阿布都大叔满意地点了点头。

官兵接力普法,村庄日新月异。近年来,十六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示范村”和自治区“奔小康文明示范村”等荣誉,村民法治素养和生活水平都大幅提高。

(解飞、陈明)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