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他们都毕业于这所军校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邹维荣 韩阜业 谭 安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8-12-11 03:19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已整整走过40个春秋。4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呱呱坠地到不惑之年的过程;40年,对于中国军校来说,也是不断转型重塑、涅槃重生的历程。

曾有人说,如果想知道一个国家军队未来是什么样子,到军事院校看看,便能得到答案。对于中国军校而言,它不仅蕴含着中国军队的今天与明天,更孕育着中国军队的未来与希望。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伫立在长城之巅,航天工程大学2018级新学员面向军旗,高举右拳,发出铮铮誓言。何一 摄

航天工程大学建校4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走进这所培养航天英才的军校——

仰望星空,放飞蔚蓝梦想

■解放军报记者 邹维荣 韩阜业 通讯员 谭 安

40年,物换星移;40年,勇毅前行。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已整整走过40个春秋。4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呱呱坠地到不惑之年的过程;40年,对于中国军校来说,也是不断转型重塑、涅槃重生的历程。

曾有人说,如果想知道一个国家军队未来是什么样子,到军事院校看看,便能得到答案。对于中国军校而言,它不仅蕴含着中国军队的今天与明天,更孕育着中国军队的未来与希望。

历史是一面镜子。纵览人民军队建设史,重视院校建设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从建军初期开办教导队,到创办随营学校;从井冈山的红军学校,到瑞金的红军大学;从长征途中的“干部团”,到抗战时期的“抗大”,我军始终把办校育人作为建军治军的重要方略。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我军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已成为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让我们通过多元化的视角洞察中国军校40年的发展巨变,回望过去,审视今天,展望未来。

——编 者 

2004年1月的一天,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子。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等中国首批航天员,在北京一所军校里,从时任校长张育林将军手中拿到了烫金的毕业证书。

这一刻,这些日后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天之骄子为这所学校留下了金色的年轮;这一刻,这所学校也为他们遨游星空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

这所培养航天英才的军校,就是航天工程大学,她的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6月17日的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干部学校。

从改革开放的历史节点上诞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中继往开来。“北斗”联天下、“天宫”晓万家、“鹊桥”载“嫦娥”、“悟空”探星河……从这里走出去的一批批航天英才,不断助推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7次更名,赓续红色血脉培养航天英才

1978年11月1日,为适应“两弹一星”国防事业的迅猛发展,首都最北端的燕山山脉脚下、风光秀丽的雁栖湖畔,一座座简陋平房里传来了朗朗读书声,航天工程大学前身——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干部学校第一期正式开学。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40年来,大学先后7次更名,培训任务数次调整,但是“两弹一星”的血脉精髓不变,培养高素质航天人才的神圣使命始终不变。

2017年9月22日,天舟一号受控离轨再入大气层,当时学员韩文婧和韩文婷刚入学不到一个月,看新闻时她俩都激动得流出了眼泪。

“我们就是冲着‘航天’二字来的。”韩文婧和韩文婷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分别以615分和618分从陕西咸阳考入航天工程大学。父亲曾在某实验训练基地当过兵,为“两弹一星”事业继续作贡献是全家人最大的心愿。

走进校史馆序厅,“两弹一星”元勋、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和朱光亚的半身雕塑金光闪亮,两位科学界泰斗十分关心学校的建设发展,多次莅临学校,寄予了殷殷厚望。

一份份耀眼的成绩单,就是流淌在航天工程大学中的“两弹一星”血脉精髓的真实写照:

——1993年某测量船惯导基准码头动态标校方法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2008年研制空间信息直接支持任务演示试验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5年某操控技术与验证任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

2018年,大学第一期“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班”开始试办,一批从学员中选拔出的品学兼优、有创新潜质的苗子,将得到超前培养、重点锻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