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舰官兵讲述护航故事:“中华神盾”扬威亚丁湾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苏银成责任编辑:黄杨海
2014-12-31 11:34

 

“漫漫护航征途,让我们走向了成熟!”

“不论时代怎么变,军魂不能变;不论航行到哪里,党旗不能丢。”远航归来,海口舰政委田春雷在笔记本扉页写下这句话。5年来,舰党委班子成员数度调整,“忠诚于党”的接力棒却不断传承,官兵心中的听党指挥信念也越铸越牢。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雷达技师刘奇兴深有感触地谈道:“亲历护航,不仅让我们拥有了国际视野,还使海口舰挺进深蓝的航道犁得越来越坚实。”

首批护航任务中,右舷瞭望员报告,在右舷7度距离40链处发现一艘可疑船只,然而刘奇兴发现,由于风浪太大,远距离小目标很难被导航雷达发现。

走向深蓝,需要的是历练。虽然驱离了可疑船只,但也看到自身素质与完成护航任务间的差距。随后,海口舰各部门组织官兵,对导航雷达重新修正,从一岗一责入手,建立起全员全时的观察警戒部署和火力打击网络。

与此同时,针对任务海区环境陌生复杂、水文资料缺乏、海盗活动频繁的实际,他们还深入分析敌情我情海情,不断完善方案预案,加强了针对性演练。

在第十六次护航过程中,被护航船只达23艘,海口舰结合实际,迅速启动方案预案,采取随船护卫、直升机轮流空中巡逻等措施,积极创新护航方式,拓展出接力护航、应召伴航等多种护航模式,驱离了13批可疑目标,保护了船舶的安全。

两次亮剑亚丁湾,海口舰先后刷新了世界海军连续航行124天不靠港的新纪录,创造了第一次组织舰艇、舰载机和特种部队多兵种跨洋越海执行护航任务、第一次持续高强度在远离岸基的陌生海域组织后装保障、第一次与多国海军在同一海域针对同一对手采取军事行动等人民海军新纪录。

  “那片海不仅有梦,我们收获的还有尊重!”

在维护海权、实现强军梦的航程上,海口舰劈波斩浪,日夜奋战在波澜壮阔的亚丁湾海域,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安全、高效、负责,海口舰打造出了一张亮丽的护航名片。“新加坡、塞浦路斯、利比亚、希腊等国家商船纷纷舍弃‘国际推荐通行走廊’,主动要求加入我护航编队……”每次谈到这里,海口舰官兵都倍感自豪。

2009年2月24日,海口舰正在执行第二十三批护航任务。意大利商船“LIA”号因主机故障停车漂泊修理。

上午10时03分,商船向海口舰发出呼救,称左舷3—4海里处发现不明快艇快速抵近。

10时05分,海口舰直升机携3名特战队员飞往事发海域。直升机飞抵商船上空时,发现两艘快艇离商船越来越近。直升机立即下降高度,在商船上空盘旋,并向两艘快艇发射两枚信号弹,将其驱离。

加入中国护航编队的外国商船越来越多,海口舰挑选出英语流利的官兵轮流值班,24小时开通中英文双语通信频道,并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等多种方式与中外商船保持联系。在安全通过亚丁湾的同时,他们记住了中国海军、记住了中国。

“你们的护航很出色,我们爱中国!”“感谢中国海军,中国海军万岁!”分别来自一艘被护德国商船船长的话语和一艘被海口舰解救的希腊商船发来感谢信中的语句,至今让海口舰信号班长桑鑫记忆犹新,更让他引以为豪。

“印度海军军舰上的军官用中文向海口舰表达敬意;丹麦‘L16’阿布萨隆级多功能支援舰主动向海口舰敬礼;德国军舰向海口舰发出灯光信号致敬……”桑鑫告诉记者,“亚丁湾那片海,我们收获的还有尊重!”

护航顺访泰国时,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为海口舰送来泰国特产、水果,拉着水兵的手,虽然语言不通,但感受到了友好。

出访莫桑比克时,一位当地华人听说中国军舰来访,早早地驾驶游艇到海上迎接,跟随着他们进港、停靠。

海口舰在收获尊重的同时,也向全世界传递了和平和友谊的种子,传播着和谐海洋的理念。

2012年3月29日,海口舰首访莫桑比克。访问期间,海口舰停靠码头没留下一片纸屑和一滴油污。“中国军舰官兵的过硬素质令人钦佩”,赞誉声随处可闻。

海口舰是一座桥梁,把中国海军与到访国军队和民众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5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