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亲历者、“95后”全国人大代表徐萍:儿时梦已圆,现阶段有个大心愿

来源:四川在线作者:杨琴 华小峰责任编辑:王俊
2018-05-08 15:48

2008-2018,十年。

十年前,她是那个常在脑后扎着个马尾辫的圆脸小丫头,身处校园,亲历了身边最亲近的人离开。十年后,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她已成长为一名“95后”全国人大代表。

作为一名“5·12”汶川特大地震亲历者,徐萍现在的身份是成都经典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外联络部员工。谈及往昔,徐萍说起了自己的成长,说起自己一路走来接受到的帮助。“感恩于心,希望能从一名受助者成为一名施助者。”这是徐萍最常提及的内容。而随着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的时间日渐临近,她有一个心愿越来越强烈……

徐萍为社区居民们作宣讲。

十年成长:实现了儿时梦想,还当上全国人大代表

4月13日一早,徐萍先去公司打了个卡,然后,骑一辆共享自行车,准时出现在青羊区一家医院的学术厅。

这一天徐萍受成都一家街道党工委邀请,向社区居民们作一场“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及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宣讲会。原来预计1小时的宣讲,她有意加快了进度。“现场,上年纪的婆婆和爷爷比较多,他们坐起来会比较辛苦,所以讲得快一些。”

台上的徐萍一口标准普通话,说话时不疾不徐,播音主持的范儿很正。曾经的“长大后要当一名主持人”的梦想早已实现,她在两年前便已圆梦。

2016年,在四川传媒学院学习播音的徐萍尚未毕业,便在她现在的公司任兼职主持人。两年走来,从最初的主持、策划岗位到现在,她已成长为参与招投标、承接大型项目、打造全球性网络艺术平台的“多面手”和公司的骨干员工。她说,“文化看似很抽象,却有非常强大的力量,让人坚持、坚守下去。”

2018年年初,徐萍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川代表团代表。出生于1995年7月的她,是四川团唯一一名“95后”,也是四川团最年轻的代表。

“我没想到会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压力与责任同在。”徐萍一笑,说自己目前的心态是“最重要的是去学习”。“出名”后是否会有更多的打算?徐萍表情认真:“没多想过,踏踏实实做好我的工作。”

十年改变:“珍惜自己的时间、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徐萍是广元市青川县木鱼中学的初一学生。在那场地震中,“原来跟你每天一起上学、一起回家的人,突然间就这样没了。没有任何的告别。”那时离开她的,还有爷爷和表弟。

谈及地震留下的深刻记忆,一幅温情的画面浮现在徐萍的眼前:“当天晚上,我们十几户人家集中在一个空旷的区域,但只有四桶方便面。五月份的夜晚,其实特别冷。没有吃的,就去蔬菜地里摘黄瓜。十几户人家守着四桶方便面,有一桶打开以后,大家每个人传递着一起喝汤……”“我们坚持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就能战胜眼前的困难。所以一定要有一颗积极的心。”对当年的经历,徐萍说出自己的感悟。

地震后,徐萍经常提及的是,自己“一直处在被爱包容的氛围当中”。帮助过她的人有教师、医疗队、记者等等。“有一个年轻人,卖掉了自己的客栈、车子,来到我们木鱼镇建立了帐篷学校,而且还不断地提供物资……”徐萍说,这些故事常常提醒她,要怀揣感恩的心,把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从大学开始,徐萍便常常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去雅安支教,陪山区的孩子过暑假;担任残疾人康复医疗活动的志愿者,为他们送去更多精神上的力量……

“悲伤的事情已经过去。”如今,徐萍不想过多提及当年的那些伤痛,“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过好今后的生活。”

在同事看来,徐萍是个很“拼”的人,身上有一股“拼劲”,“工作非常细心、有热情。”谈起对待工作的态度,徐萍总是说到“极致”二字。“你有一百分的力气,你一定要想办法做到一百二十分。不去浪费工作上的时间,想办法做到极致。”徐萍说,或许地震带给她最大的影响,就是珍惜时间,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十年坚持:懂事、孝顺一直是她的标签

对一个青年来说,十年历程,成长和改变实在太多。但在熟悉徐萍的人看来,在她身上,却又有一些东西似乎从未改变过。

十年前,面对媒体采访时,徐萍便是一位懂事的女孩。如今在网络上,仍然能搜索到当年她面对采访时的心声,希望“爸爸能多注意身体,他太累了!他疲惫的样子真让我心疼。”徐萍曾经面对采访时说,希望大学之后就去找工作,供妹妹读书,“希望她将来能比我走得更远。”如今,徐萍也正践行当初的诺言。

在徐萍的同事眼中,“孝顺”是徐萍的另一个“标签”。同事李应斯说,尽管徐萍很忙碌,却常常跟外婆通电话,关心外婆的生活。

说起自己的兴趣爱好,徐萍说,爱看书、爱运动、爱尝试新鲜事物。下班后她常常跟同事去打打羽毛球,最近,她正忙着锻炼准备去参加一场马拉松

熟悉徐萍的人还“爆料”,这个“95后”爱打扮、爱吃火锅。“要过好当下的生活,以积极的态度去过好今后的生活。”徐萍调皮一笑,又带出她的人生理念来“解读”自己的这些小爱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