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军人的书法境界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吴川淮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8-09-14 09:56

军旅书法家孙旭东与学员们交流书艺。

三、自然本色化的书写,将军人的气势魂魄表现在作品之中。

当代书法展览引用古典内容大部分都是书家自己所选择的,这次不同的是先设定了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板块。对于书写者来说,书写这些内容,一个是当代展览中优秀作品的参照,一个是古代书家的经典中寻求资源与灵感。

从现在的作品看,它们与前面举办过的六届全国军旅书法展最大的区别是表现了每一位军旅书法家最大的自然性的本色书写,大部分是在不同形制的白宣纸上的创作,没有过多的装饰,甚至也没有过多地去考虑形式,平时是怎样的书写状态,现在所表现的就是怎样的书写状态。这一批军人在书写过程中,可以看出态度是认真而严肃的,去雕饰而显真我,从大部分作品看,包括特邀的,都是在军人的本色化的书写。本色书写从展览的效果上,没有国展和届展那样在形式上多样的追求,对一篇内容的书写反反复复,而更多的是一气呵成的,尤其是特邀的作品,更是如此。这个展览上,不少书家的作品与届展上的作品,差距很大,这恰恰是书家本色化的体现。

当代创作常处在互为参照之间,这既是带动了创作,但相应有时候又发生一种同质化的现象。这种参照式的创作,在这个展览上是没有的,而是具备了更多的原创性本真性的表现。

观察每一位参展书家,都有自己的特色:颜振卿写自己的本家字,整张八尺“精忠报国”写得气势磅礴,动人心目;柴岩柏的章草文秀之中有刚韧;高步明笔墨气韵饱满,力存其中;马军鸿唐楷与北碑互融,端正劲健;王立场隶书浑厚朴拙,大气雍容;丘仕坤丈二行草自如潇洒,一气呵成;汤晓燕纯正颜体,兼容北魏;许金学二王行草,朴厚有韵;李霑篆书苍茫,气追石鼓;张强一体颜书,厚重通脱;张新峰章草四屏,虚实辉映;赵月秋狂草塞上曲,天苍苍野茫茫;赵成建独标个性,感觉是狼毫或石獾用笔,苍辣结实;赵桂中碑法用笔,北碑兼颜;郭亚林以北魏为底蕴,兼收唐楷之韵致;秦阳八尺章草,小字配颜体楷书,浑然一体;耿峰八言联语,自然浑茫;徐树良草书,拙巧相合,有现代气韵。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特色,每一个人在笔墨间,都贯通着军人的那股豪气,那股勇气,那股血气,那股在战场上的拼杀之气,直觉地展现了一代军人的精神与情感,不觉让我集王安石的诗句赞曰:

疏铁簷间挂作琴,

万里山川日日新。

强策羸骖寻水石,

车马重来拾翠阴。

这次展览作品,尺幅都很大,“忠诚篇”基本都在丈二以上,最小也是八尺整纸。“胜战篇”、“正气篇”八尺斗方、六尺的也不少。如此尺幅大的篇幅,创作起来也一定有相当难度,也是颇费工夫的力气活!但每一位书法家都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自己对传统的理解与吸收,同时又表现出了一种时代的精神节奏与时代气象。

正因为尺幅大,这些作品现场观看与作品集的阅读就形成了一种张力,现场的冲击力非常之强烈,观看作品就宛若进入了战场,那一股军人精忠报国的浓浓之气缱绻激荡!

读这本书法展的作品集,深刻地感到一代军人的气质正在变化,一代军人的的精神也在变化,我从他们的书法里,听到了强军兴军伟大征程的心灵共鸣和精神皈依。这本作品集就像一个新的画卷,展示了新时代军人的精神风貌!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