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年基层行 | 设计第一本加工贸易登记册

来源:海关发布责任编辑:焦国庆
2018-12-17 19:46

借鉴买米账本

他设计第一本加工贸易登记册

谢汉通出生在广东揭阳的一户农家。1968年3月,19岁的谢汉通离乡参军。3年后,他从部队退役,从五个单位选项中,选择了在家乡广东的广州海关。“海关是干什么的?我那时也不懂。”不仅谢汉通,在那个国门紧闭的计划经济时代,很少人了解把守国门的海关关员是怎样一份工作。谢汉通最早被分到旅检组。工作半年多主动申请到大铲岛去,把守伶仃洋珠江口上第一关——大铲分关。

大铲分关是全国唯一设置在无居民岛上的海关机构。海岛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但地处珠江口,扼守着香港水域进入内地水域的咽喉要道。大铲岛上生活清苦,“台风打来,渔船就不来了,吃菜吃饭都成问题。”谢汉通闲时总在开荒种田,读书看报,用岛上唯一一个收音机自学英语,“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

因为爱学习、能吃苦,谢汉通1976年被调到广州海关顺德容奇工作组。“当时组里管理20多条运输供港物资的渔船,负责果菜、水产的检查,检查是否有偷渡藏人。”进出口商品的组成非常简单,出口的主要是果菜、水产、土畜产品以及少量矿产品,进口的主要是生活用品、化肥和药品等。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加工贸易迅速蓬勃发展

1978年,中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内地工厂利用外资“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新模式在广东应运而生,全国首批来料加工企业“大进制衣厂”就落户在顺德容奇。怎么去监管这种新型加工贸易模式?如何防止有人利用加工装配渠道走私货物?这让当时身为广州海关顺德容奇工作组组长的谢汉通颇感头痛,甚至闹出了一个笑话。

“想到制衣厂的材料和设备都是从资本主义市场过来的,大家都很紧张,于是海关、当地派出所、贸易公司都派了代表在现场检查。”第一次检查时,谢汉通作为海关工作人员,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把货物包装一个一个打开,发现了一包不明粉末,上面标注了英文单词。派出所立即层层上报,最后才发现是漂染牛仔布料所需的化学药品。

当时,海关还没有进出口报关单,只能要求企业提交“进出口明细单”作为记录以便核对。海关的监管方式也比较繁琐,比如,需要丈量布料的尺寸,然后通过不同码数的牛仔裤分别需要用多少布料、工厂最终生产了多少牛仔裤等多组数据,用算盘来计算进料量和出货量是否吻合,有没有被偷偷卖掉的货品。

1978年,广州关区第一本加工贸易纸质手册在顺德容奇核发

随着时间推移和生产扩大,谢汉通看到,手续繁琐、效率低下的“明细单”已不符合生产实际与竞争需要,然而国家还没有出台有关加工贸易的海关监管政策,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一套更高效的管理办法。“我想起在大铲海关时对来往港澳小型船舶船员的购物登记,和居民买米,都是用一本小册子。”以此为灵感,谢汉通设计了第一本加工贸易纸质登记手册的雏形,以合同编号为记认,通过账本方式手工登记进口料件及出口成品。

“1979年,工作组只有8名工作人员,备用金20元,连印刷手册的资金都没有,还是企业垫资印刷的。”纸本手册的高效在顺德得到验证,1981年在全国海关推广,并沿用了20多年。纸本手册不仅开启了海关监管方式的变革,更见证了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1979年至1985年短短6年间,广州海关为企业登记的来料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合同就有4.63万份。

1993年谢汉通参加在容奇海关召开的中国海关原产地规则讲习班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