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来源:解放军报 发布:2019-08-26 08:53:56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近年来,贵州省榕江县引导群众将传统苗族元素运用到服饰、床上用品、旅游商品等产品中,生产的蜡染制品年产值近400万元,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这是该县三江乡分从村村民在制作蜡染产品。新华社发

边陲小城绽放“迷彩兰”

——驻藏某团官兵帮扶群众建设幸福家园记事

■解放军报记者 马三成

西藏墨脱县背崩乡中心小学,最近落成了一座雕塑:一名扎着腰带的解放军战士,双手从肩背处托着两名戴着红领巾的门巴族学生,微笑着迈开步子……

走进这所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学校,围墙上的两行大字映入眼帘——“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 幸福家园的建设者”。该校校长白玛措姆对记者说,墨脱人民为表达对子弟兵的感恩之情,于去年9月修建了这座雕塑。

走进一间狭小的办公室,记者看到四级军士长曹世学正在备课。具有大专学历的他,每周要给全校190多名学生上6节国防教育课,而且很受欢迎。

“这所学校在1976年建成之初只有一名老师,为改善办学条件,子弟兵便以‘编外教师’身份参与到教学中。”聊起学校的历史,曹世学很是了解。他介绍,仅这几年,部队官兵就先后捐款数十万元,帮助263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讲述中,曹世学还多次提及战友周国仁——在校任教18年间不但做全科老师,还担任过班主任,教过的学生中后来有179名上了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记者在墨脱采访期间注意到,很多人听到“周国仁”三个字,都会亲切地说“那是我们的周老师”,尊崇之意溢于言表。

“教育方面的付出,仅是驻藏子弟兵帮扶群众的一个缩影。”某团政委谢晓光告诉记者,1962年某部官兵奉命进驻墨脱时,这个被称为“莲花秘境”的边陲小城一穷二白。为帮助群众摆脱贫穷面貌,官兵在荒无人烟的山间,修水渠、垦荒地,手把手地给群众传授种植技术。当地群众对党和军队充满感激,将心中美丽圣洁的兰花,亲切地命名为“迷彩兰”。

开垦田地,建造新房,开办学校,修建大桥,养殖香猪,种植蔬菜……在西藏服役近20年的谢晓光,见证了很多感人故事。

四级军士长杜伟,10多年来指导门巴族群众种植大棚蔬菜,不但满足当地村民需要,还打开了临近市场。后来,他又结合当地地理环境条件,和战友一起引导群众种植茶树,拓宽了群众增收门路。

卫生员周强,10多年为格林村村民义务看病,与村里很多人家关系都情同家人。近几年,他又结合当地群众健康状况,为400多名村民建立了医疗健康档案,并定期挨家挨户巡诊、送药。

战士饶平,为帮老阿妈嘎玛措姆建设新房,跑很远地方搬运木料,并亲自动手制作木板、房梁。后来,有了新房的老阿妈还把饶平认作了“干儿子”。2004年7月,饶平在执行任务中不幸牺牲,老阿妈就成了他的守墓人。

……

曾几何时,闭塞的交通就像横亘在墨脱人面前的雪山,阻挡着他们的脱贫之路。由此,修路筑桥成为子弟兵心头的紧迫事。

“那年通桥典礼上,百姓手捧‘迷彩兰’献给子弟兵,笑容像花儿一样。”嘎玛措姆回忆,为建设第一座钢索桥,子弟兵步行2个多月,翻雪山、钻密林、穿险滩才从镇上扛回12根300米长的钢索,从而改变了群众靠牛皮筏渡河的窘况。如今的墨脱,不但建了桥,而且通了公路,全县通车里程达400多公里,乡镇公路通达率达75%。

“路通了,人们一年365天都可以进出墨脱,不但方便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而且吸引很多外地人前来旅游。”谈起路通以后的变化,嘎玛措姆很是兴奋。她说,很多群众在家门口摆起了售货摊,售卖乌木筷、竹编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如今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驻疆某部官兵发挥技术优势助力拓宽农产品销路——

“互联网+”架起群众致富桥

■张银伶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胡 铮

吃完早饭,艾力甫·图尔曼便早早来到村里的电子商务服务站,娴熟地打开电脑,拿出记录册,准备为村民们办理电商业务。

艾力甫·图尔曼所在的巴什英买里村,隶属新疆伽师县和夏阿瓦提乡,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因受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影响,这个村人均耕地少,贫困人口多。

“这几年,在子弟兵的帮助下,我们村变化大了!”听说笔者来采访,艾力甫·图尔曼言语间难掩兴奋之情。他介绍,今年自己家种的20多亩伽师瓜,不但借助网络平台打开了销路,而且价钱卖得也不错。

艾力甫·图尔曼一家有五口人,过去仅靠种地年收入不足万元,加上两个孩子上学,日子过得很拮据。与这个村结成帮扶对子后,喀什军分区官兵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地群众种植的伽师瓜形体匀称饱满,口感脆甜,但因物流等原因,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只能在当地自产自销,卖价很低。

“肉厚香甜玛瑙红,汁浓鲜美祖母绿。”喀什军分区某部干部王继伟随口而出的这句话,道出了伽师瓜的奥妙之处。他介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老百姓的传统种植方法导致伽师瓜商品化率一直很低,销路也很难打开。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该部官兵发挥当地联通宽带网络的技术优势,走“互联网+品牌农特”之路,在邀请驻地院校教师为村民讲授网络和农技知识基础上,协调地方政府引进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联合推出电商扶贫项目,不但提升了伽师瓜生产数质量,而且打出了品牌,村民足不出户就将瓜销到了全国各地。

“借助网络金桥,我们收获的瓜大部分销售给了内地客商,不但卖得快,而且价格也好。”村民艾尼瓦尔·克然木是位种瓜能手,借着互联网拓宽销路的他,今年又扩大了种植规模。他说,本月初自己就收到河北邯郸一家水果商的“超大”订单和订金,这几天正和雇工忙着为人家备货呢。

“这不,又来一单!”说话间,艾尼瓦尔·克然木的手机突然响起,悠扬的铃声映衬出他舒畅的心情。挂了这个从浙江宁波打来的电话,艾尼瓦尔·克然木安排家人再准备一批货。

说话间已是日上竿头,艾尼瓦尔·克然木转过身用手擦了把汗,继续忙碌着。他说,村里很多人每天都忙到很晚,尽管比较辛苦,但看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大家越干越有劲!

武警怒江支队官兵务实举措帮扶傈僳族群众——

一技之长解决生活后顾之忧

■彭泽壮 罗志成

“一条条水泥路,蜿蜒盘旋伸向深山,天堑变通途,结束了人背马驼的艰难岁月;一盏盏新能源路灯,伫立在峡谷村落,深夜如白昼,结束了摸黑走夜路的艰难日子……”一边忙着手里的活,阿华一边轻声吟唱着这首傈僳族的《感党恩》。浑厚的歌声,表达了傈僳族群众对党的感激之情。

阿华以前所在的村位于怒江大峡谷,是个典型的傈僳族群居村落。一直以来,傈僳族群众在横断山区怒江、澜沧江两岸的高山峡谷中繁衍生息。大山养育了傈僳儿女,也束缚了他们的发展。这几年,党和政府通过易地搬迁,帮助一批批傈僳族群众从山上搬进了位于山下安置点的新家。

起初,对于搬新家,阿华跟妻子的意见并不一致,二人甚至发生了争执。

“我受够了高山上的种种不便。”阿华说,出行是一条土路晴通雨阻,建房时建材运费比建材还贵,更头疼的是孩子上学每周都要接送,车费加吃饭要100多块。而他的妻子担心搬到山下不能种菜种粮,生活无着落。

到村里调研的武警怒江支队官兵了解发现,像阿华家这样的情况还不是个案。讨论分析后,他们形成一个共识:搬下山可以改善群众一时的居住条件,想获得长远发展还要为群众找到生活门路。为此,他们一方面联系当地企业、建筑工地为群众寻找就业岗位,一方面协调职业院校开展烹饪、驾驶、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帮群众掌握一技之长。

随着怒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独具民族特色的傈僳族服饰广受游客欢迎。但苦于每件衣服都需要傈僳族妇女纯手工针织,一直不能量产。致富能手三四益从中嗅到了商机——他把亲戚朋友中会编花、懂针织的妇女集中起来,在家里开了个傈僳族服饰小作坊,一年收入近8万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该支队官兵跟当地政府一起鼓励三四益办了个“扶贫车间”,吸引100多人前来务工。此举不仅解决了民族服饰的用工问题,也解决了部分搬迁户的就业问题。

“在这里务工时间灵活,家里有事可以忙自己的,空闲了我就过来。”在“扶贫车间”务工的贫困户波四一说,她业余时间到车间做衣服,干了3个月已收入3000多元。与波四一不一样的是,住进新家的阿华学会了黑山羊养殖技术,并于上半年建造了一个小型黑山羊养殖场,卖羊已收入6万多元。

责任编辑:宋丽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