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80多年前,一场关乎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会议在这里召开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李兵正 班容新 欧阳井河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1-03-26 06:32

伟大转折载史册

——走进遵义会议会址

■解放军报记者 李兵正 特约记者 班容新 通讯员 欧阳井河

百年古槐,枝繁叶茂。

初春时节,记者来到贵州省遵义市老城子尹路96号——遵义会议纪念馆。80多年前,一场关乎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会议在这里召开,中国革命的历史在此转折。

门楼上,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6个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从纪念馆大门进入,一座青砖的二层小楼静静伫立,这便是遵义会议会址了。

“当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时,红军总司令部驻扎在这里,著名的遵义会议就在这里召开……”记者聆听工作人员讲述遵义会议召开前后的情景,重温我党历史上那次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

“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1934年11月,连续突破3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到达湘江边,遭到国民党军队重兵围追堵截。红军将士英勇奋战,粉碎了敌人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也付出了巨大牺牲,队伍从8.6万余人锐减到3万多人。

“血的事实使党和红军开始深刻反思左倾错误。”讲解员告诉记者,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总结经验教训、纠正左倾错误路线刻不容缓。1935年1月,红军占领遵义。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这里召开。

穿过宽阔的回廊和精致的转角楼梯,记者登上二楼,看到一间屋内,10多把椅子紧凑摆放在一张长木桌周围。这就是召开遵义会议的会议室。

遵义会议纪念馆工作人员徐永德告诉记者,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王稼祥、朱德、刘少奇等也相继发言,集中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提出了今后军事上应该采取的方针。会议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决定中央领导人选,从组织上保证了党在正确路线指导下,将革命一步步引向胜利。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遵义市长征学学会会长曾祥铣说,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人领导指挥下,灵活应变,成功突破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胜利完成了长征,书写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篇章。

历史选择遵义,遵义见证历史。2016年10月21日,习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每次走进遵义会议会址,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遵义会议精神是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生动教材,是独立自主、勇闯新路的光辉典范,是化解风险、敢于斗争的力量源泉。记者一路参观,聆听讲解,接受精神洗礼,感悟伟大转折的重大历史意义。纪念馆红墙上,概括遵义会议精神的大字牢牢刻印在记者的脑海: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

离开会址前,一条武警遵义支队官兵前不久在留言簿上的参观留言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从中汲取强军兴军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