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走进支普齐:天涯有群快乐的兵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王钰凯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1-07-05 07:33

走进支普齐:天涯有群快乐的兵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王钰凯

在那遥远的地方。

首都北京,夏日流火,荷花绽放。

从北京一路向西向南,喜马拉雅山脉雪峰伫立,寒意逼人。

雪峰环绕的支普齐,藏语意为:在那遥远的远方。这里,时间缓慢流淌,仿佛被世界遗忘。

站在雪峰上,可以望见向远处延伸的边防线。在支普齐哨所官兵心中,那是一条闪着信仰光芒的“线”,每次抵达都是一次精神的升华,都是一次青春的成长。

每次巡逻,官兵骑上战马,赶着羊群,穿过无垠草场。正午时分,他们宿营野外,大地为床铺,蓝天当被盖……这是属于他们的热爱、他们的快乐,也是属于他们的坚守。

——编 者

“这是戍边人的乐观,也是戍边人的坚强”

单手撑住围栏,格桑朗杰跃起跳进羊圈。

羊群四散开来,格桑朗杰瞅准一只山羊,冲上去抓住它的后腿。山羊挣扎了几下,还是被拖到官兵中间。剪掉羊毛,喷上杀虫剂……那只羊一溜烟跑进羊圈。

看着羊圈里每一只羊都得到了细致的检查和消毒,格桑朗杰满意地笑了。这位26岁的藏族中士,已在支普齐哨所守了6年边防。

巡逻的间隙,哨所官兵会轮流放羊。格桑朗杰在给女朋友的信中写道:“赶着羊,走在蓝天下,我觉得自己就像个牧羊人。”

上等兵次仁拉加和刚出生的小羊。

那些点位实在太远,官兵往返一趟要走一整天。几年下来,官兵们渐渐有了牧羊人的模样:被紫外线灼伤的皮肤、像树皮一样干枯的双手。

“岁月给我们什么,我们欣然接受什么。”格桑朗杰说:“这是戍边人的乐观,也是戍边人的坚强。”

入伍前,格桑朗杰特别喜欢看军旅电视剧《亮剑》。他对剧中骑兵连最后冲锋的画面印象深刻——高大的军马、锋利的军刀,以及连长那句呐喊:“骑兵连,进攻!”

入伍后,格桑朗杰真正跨上军马,才发现一切与自己的想象大相径庭。刚来哨所,格桑朗杰对守防任务知之甚少,甚至不知如何让军马乖乖听话。连队军马个头不高,他接近一米八的个头骑在马上,手中也没有军刀,需要做的只有默默观察和静静守护。

巡逻路上,官兵经常遇见牧民。每次路过牧民的毡房,格桑朗杰和战友都会走进帐篷,和牧民们打声招呼。格桑朗杰觉得,当个戍边人,日夜守护祖国的边防线,结识许多纯朴厚道的边疆人,这样的青春值得热爱!

“真正的热爱,让困难不再难”

支普齐哨所屹立于海拔4300多米的群山之中。哨所周边,没有天然牧场。为了养活羊群,官兵曾经移植过草皮,但存活率不高。

那天,格桑朗杰和战友一起去寻找新牧场。一路上,他们完成了抵边巡查任务。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羊群。这是一条全新的巡逻方向,跟在羊群身后的格桑朗杰,分明感到羊群异常活跃——遇到河边低矮植物,它们会将身子立起吃叶子;看到山坡上茂盛的青草,它们会兴奋地冲上前……

中士格桑朗杰。

下士边巴桑布,手里拿个弹弓,随时“发射”石子敦促掉队的羊群归队。边巴桑布一边走一边看,将巡逻的地形地貌记在本子上。几年下来,他拥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巡逻手册”。

“真正的热爱,让困难不再难。”这是边巴桑布的座右铭。这个壮实的小伙个头不高,是支普齐哨所肤色最黑的战士,战友们送他一个爱称:“老黑”。“老黑”总是笑着说,自己是“最对得起支普齐阳光的人”。“老黑”给自己的军马起名“月亮”,他说,“即使是微弱的月光,也能给夜晚带来足够光明。”

穿过崎岖、陡峭的山谷,一块平坦的草原出现在官兵视线尽头。

“这片草场不错。”大家用望远镜观察情况。羊群安顿下来,战士们准备午饭。下士尼玛次仁是巡逻队伍中的厨师。在几块石头垒成的简易“灶台”中,他撒上干枝、马粪;再点燃火种,塞进灶台。

这片陌生牧场,对羊群来说处处危机四伏。天上飞的老鹰、周边随时可能出现的狼群、山上滚落的巨石……这些都是羊群的“天敌”。

从支普齐哨所向南走去,路一侧的山体上,官兵用石头摆放着6个醒目的大字:“这里就是战场”。

“我们在这里放牧,也为了守护边防线。”格桑朗杰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承受多少挫折。

闲暇时间,带队的格桑朗杰会带领战士们“冲山头”。

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冲山头”,身体很容易达到“极限点”。格桑朗杰告诉战友们,只要咬牙挺住,注意加强呼吸,调整步速,经过一段距离,这些不适感就会消失,就会拥有“第二次呼吸”。

坚守,就是一场马拉松。格桑朗杰的话,被年轻战友记在心上。一次次巡逻,正在让他们的人生突破一个个“极限点”……

“我们一起出征,相互依靠”

羊群不听指挥,一个个全都掉下了悬崖……半夜,格桑朗杰突然惊醒。确定这是一个梦,他长舒一口气。

这段日子,格桑朗杰一直被噩梦困扰:“守在这里,每天操心的事特别多,最操心的还是那群羊。”

夜晚气温低,刚出生的小羊随时会被冻死。战士们把小羊抱进帐篷、再塞进自己的棉被。一只母羊不愿给自己刚出生的小羊喂奶。扎西石努着急了,使劲推着母羊的脖子:“快喂奶,你是妈妈了呀!”

说话间,边巴桑布抱起小羊,让它卧在自己臂弯里,眼神写满慈爱。这个20岁出头的藏族小伙笑着说:“高原上,每一个生命都很珍贵。”

今年夏天,又有几只小羊降生了。边巴桑布让家人寄来奶粉和奶瓶,将奶粉冲调好,亲手喂养刚出生的几只小羊。

下士扎西石努帮助小羊羔吃奶。

逢年过节,连队允许官兵宰杀羊羔改善伙食。在支普齐哨所,下士马军担负这项任务。每次受领这项任务,小伙子都下不了手……

“我们一起出征,相互依靠。”扎西石努的家在林芝,从小就有放牧的经验。相比于羊群,他更喜欢军马。军马不喜欢搭马鞍,他就不用马鞍骑马。

有时候,军马闹脾气——不听话乱跑,扎西石努从来不着急。他会一个人去马圈,边给马刷毛边做“思想工作”。“像平时和人聊天一样跟它交流,军马也是倾听者。”

和官兵们特别亲的还有两只军犬。“刚来那会,它们实在太可爱了,眼睛都没睁开。”格桑朗杰说,“我们把它们从小养大,亲如一家。”

其中一只,被官兵们取名为“天狼”。“天狼”个头大,像藏獒一样。一次,山里的野狗从羊圈里叼走了小羊羔。“天狼”看到后,追了上去,把小羊羔抢了回来。

此后每晚,“天狼”就睡在羊圈旁。第二天,它会跟着士兵们一起外出巡逻。

“我们去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天狼”小时候,战士们出门把它塞进棉衣。如今,它长到了1米多高,在官兵面前却还是会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吐着舌头。“睡着时还会打呼噜,像个孩子一样。”格桑朗杰笑着说。

“它们陪伴我们,也守护我们。”边巴桑布说,一次巡逻,他们遇到一个狼窝,自己感到有些惊慌。这时候,“天狼”和同伴发出嘶吼,与狼对峙起来。最终,官兵们平安脱险。

“在岗一天,就要守好一天边防线”

格桑朗杰至今记得,刚入伍时填的一份调查问卷。在“为什么来当兵”那道问题下面,他不假思索地在“锻炼身体”选项上画了“勾”。

“保家卫国的意识,是来到部队以后慢慢培养的。”格桑朗杰说,在这里守防,不少人开始只想待2年就离开。后来,他们在边防线巡逻,也越来越舍不得离开边防线。

“在岗一天,就要守好一天边防线。”格桑朗杰对下士噶桑的这句话印象深刻。今年是噶桑当兵的第5年,他准备干满8年再走。由于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下士噶桑的脸上多处晒伤,但他满不在乎地说:“等休假了再保养。”

一周前,官兵们用小推车的轮子和薄铁皮做了一个4米高的大风车,取名“风来了”。

他们将风叶涂成了“红黄绿白”4种颜色。风来了,风叶开始转动。下士尼玛次仁拿了罐咖啡,跑到“风来了”下面,边喝边说,“这种感觉棒极了。”

那天,尼玛次仁拉着军犬为战友们唱了一首自己写的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有我美丽的连队,阿妈你不用担心孩儿,因为我在祖国的边疆,捍卫国家的领土……”

下士尼玛次仁野炊时生火。

放牧途中,下士尼玛次仁在河边喝水。

午后闲适。

(本文摄影王钰凯、巴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