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我们在战位报告丨这支车轮上的海军部队,有啥不一样?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杨晶 隋一范 陈志 张伟 发布:2021-11-02 09:04:00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这支车轮上的海军部队,有啥不一样?

杨晶 隋一范 陈志 张伟

这是一支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的精兵劲旅;

这是一支全面过硬、常备不懈的打赢先锋。

官兵们常说:“在这当兵,有意义!”

这里便是东部战区海军机动岸舰导弹某团,连续多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被誉为“海岸霹雳第一团”。2019年10月1日,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他们整齐划一、气势如虹地通过天安门,接受习主席和全国人民的检阅,展示了新时代“海岸霹雳”的雄姿风采。

习主席在视察海军机关时强调,海军全体指战员要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担起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历史重任。承载受阅荣光再出发,一代代“海岸霹雳人”持续激发利剑之气。近年来,该团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秉承“海岸霹雳精神”,枕戈待旦,只待祖国一声令下,坚决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一)

机动作战要在“灵活”,动起来,才能赢。

如何隐蔽出动,快打快撤?该团官兵持续推进战法研究,向速度要战斗力。

“从导弹怎么打到兵力怎么动,现在我们思考更深了。”参谋长黄杰讲道,去年,他们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岸导突击群“机动游击”战法。

不久前的一次演练,阵地突刮八级大风,通信天线架设困难,被吹倒了一次又一次,2个人都扶不起来。

“这个天气实在搞不了,能不能明天再进行?”有人说。

“不行!通信有问题,怎么做到动中制敌?再困难也要克服!”某营某连通信班班长张斌说得斩钉截铁。大风中,张斌带领大家插杆、挂绳、打地桩、起竖……尽管用时长了一些,但还是完成了通联任务。“这就是我们团的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

然而刚入伍时的张斌,遇到困难也曾想过逃避。让他改变的,是他的老班长孙行艇。

那年的比武在大雨中进行,一脚下去地上的泥水甚至可以没过脚腕。撑帐杆、打地钉,孙行艇带头搭建帐篷,挖壕沟、铺设线缆,泥泞中,他与官兵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跑来跑去。

这件事留给张斌很深的印象,“矢志打赢、苦练本领,我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张斌说。

“对部队而言,过得舒服不是以人为本,只有提升战斗力,减少战时的伤亡那才是对官兵真正的负责。”团长高海军坦言,无论什么复杂气象条件,只要计划制定了,便要执行。近年来,他们以战领建,通过开展夜暗条件下部署转换、敌情威胁下防空疏散及阵地转移等险难课目训练,进一步提高了突击群战场适应和快速反应能力。

(二)

“别看邱南杉文弱书生的样子,脑袋瓜灵着呢!是我们公认的创新能手。”某营教导员曹靖说道。

去年,基地组织大比武,团里发动官兵创新方法提高速度。刚来没多久的邱南杉结合上级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自己琢磨图形软件,经过反复研究,发明出“辅助研判尺”,多次改进后在团里推广使用。这把尺子与之前做的辅助软件配合使用,事半功倍。在这个过程中,邱南杉也迅速成长,能够配合指挥员进行航路规划与数据录入,他的操作速度令战友们交口称赞。

习主席在视察海军机关时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厚植创新潜力,为海军转型建设注入强大动力。”该团官兵坚决贯彻习主席指示要求,牢固树立创新理念,以任务为牵引,集思广益,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战场上如果轮胎遭破坏,需要将轮胎直接换掉,官兵们自行研制的野外快速换轮胎工具,可将轮胎更换时间缩短三分之二。同样地,官兵们还发明出“移车器”,当机动转进时前方遇到车辆阻碍时,可以迅速清障通行。

记者到来之时,曹靖正组织警戒分队进行防卫、侦察与反侦察训练。曹靖告诉记者,他们创新训练方法,组建蓝军小分队,“这样不仅倒逼部队聚焦实战苦练精兵,也提高了官兵的参训积极性。”

“报告,阵地上空发现不明无人机抵近。”在不久前的实战化演练中,蓝方一架无人机突然展开袭扰,紧接着空中抵袭、特工破袭等特情接踵而来,逼着官兵想高招谋实招。“建强一支蓝军,让训练贴近实战,有利于促进部队提升打仗本领。”团长高海军介绍,他们专门开设“蓝军课堂”,并外请特战老兵进营送课,购置配备无人机、夜视仪、伪装服等专业装备,将蓝军这块“磨刀石”锻造得更加坚硬。现如今,蓝军已经成为该团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一面镜子,有力锤炼部队在复杂条件下的实战能力。

(三)

战场上伤亡不可避免,一旦出现减员,谁来接替他们的战位?作战单元如何保持持续作战能力?

“精通本职战位十分重要,能够应急补位也是战场所需!”参谋长黄杰说。为此,在干部中,他们开展“指挥干部练技术、技术干部学指挥、政工干部学军事”活动,培养“指技合一”的优秀人才。在士官中,他们开展岗位合格、专业交叉等训练。其中,某营四级军士长李奕宏就是通过考核合格后上任的单车指挥员。

1998年,当时才上小学三年级的李奕宏,被解放军官兵从洪水围困的楼上救下。这一救,给他种下了一个参军的梦想。2010年大学毕业后,李奕宏选择来到部队。“能来这个团我很骄傲!”

不久前,某营受命接装某新型导弹。“现在装备到你们手,你们能不能形成战斗力?”团长高海军发问。

“肯定能!一定能!”李奕宏在心中暗自发誓。

但从转运到发射,跨专业学习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发装、发控、通信,这些对我而言都是陌生的。”为了能够快速掌握,李奕宏不仅跟老班长学,也向上等兵学,有不懂的就问,哪怕是一点小问题也不放过。“如果对方也不懂,那我就‘逼’着他打电话问厂家,绝对不能带着问题值班。”李奕宏说,在首次实装训练时,他们每次验证方案都要精确到分秒,就这样一步步把手上的装备练熟。

“我们都是这样,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学习新装备,希望快一点形成战斗力。要换车给其他人训练,舍不得的。”某营某连连长陈锋笑道。在接装培训那段时间,官兵热情高涨,不等不靠,每晚有夜训,每周有讲评。此外,他们还专门开设“士官论坛”,定期邀请不同专业的技术骨干走上讲台,围绕基础理论、装备操作、排除故障技能等方面进行研讨式交流。经过官兵们的努力,部队实现当年接装、当年形成应急作战能力、当年遂行战备任务目标,能战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

该团的官兵,心中都有一个目标:苦练打赢本领,争当打赢先锋。他们也都牢记着2019年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时,团队所凝结成的精神:

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

 

责任编辑:赵镭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