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记者手记(三)|10张普梯村民的笑脸,见证武警12年的扶贫成果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伍行健 责任编辑:伍行健
2020-10-01 08:21:17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这是习总书记2015年6月在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考察时所说的。而由武警黔西南支队定点帮扶的普梯村的村民,在已经脱贫摘帽的今天,到底是哭还是笑?我带着这个疑问,抓起相机走进村子,记录下沿途所见的那些笑脸,从一个侧面验证这些年来武警官兵扶贫的成果。

村委会前的空地上,两个小女孩正蹦蹦跳跳地走过。左边的女孩一边吃着手中的零食一边和她的同伴嬉笑打闹,享受着暑假期间的悠闲时光。她们脸上天真欢快的笑容,无需过多的文字描述,仅仅通过照片就能让人从心底感受到她们的快乐。

村里有一间外观颇为现代化的小木屋,木屋前一位阿姨正在切菜。阿姨告诉我,这间风格与村里其他建筑不大相同的木屋,是武警黔西南支队从一处废弃的景区中回收并重新翻新修建的。平时如果有游客来到村里,村民会在此摆出一桌丰盛的菜肴来招待。她还说,现在村里的游客还是不够多,等村后的溶洞下一步开发后,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普梯村做客。

走在路上,我被路边一户人家门口空地上摆着的东西吸引了。老奶奶看到我,热情地向我挥了挥手。通过询问后我得知,这是在清洗并晒干本村产的辣椒。当我问起平常村里都种些什么时,她回答说,除了常见的粮食作物以外,武警黔西南支队还为村里引进了三角梅、魔芋、向日葵、重楼、桔梗、桃树等经济作物。

到达这户农家的时候,小男孩还在吃着早饭,碗里是米粥和咸菜。我本想举起相机抓拍他的笑脸,但他看到我的相机后,下意识地起身缩在墙角,眼神中满是对陌生人的羞涩。直到我展示给他我衣服上的军徽后,小男孩才逐渐放松下来,虽然仍然缩在墙角,笑容也回到了脸上。小孩子对帮助过他们的武警叔叔的好感,单纯而直接。

在为小男孩拍完照片后,他的母亲带我参观了这户农家,房间里的摆设虽然朴素,但是很整洁,屋外的空地上散养着几只鸡。在我为这位母亲拍照时,她的表情虽然有一点面对陌生人的拘谨,但整体依然是轻松而愉快的。

老奶奶看到我为她的孙子拍完照以后,热情地拉着我的手进了厨房,揭开锅盖想夹一截玉米送给我,让我带着路上吃。扫视了一圈厨房,锅碗摆放整齐,几袋大米堆在角落,灶台上摆放着早饭配粥的咸菜,墙壁上挂着咸肉和辣椒,地上有几筐青菜和一盆切好的肉,一派平和富足的景象。

路过一片农田时,遇到一位大姐正从田里拔起一把生姜,看上去根茎都很健壮,右手还抓着一把折耳根,应该是带着佐料回家做饭。她与其他村民说话时脸上不时露出笑容。

走过一个院子时,我看到一位年轻人正蹲在屋角在洗碗筷,便过去与他攀谈。他和我聊起家里的事情,指着院子里颇有些气派的两层小楼对我说:“多亏了这些年武警官兵的帮助,我们一大家子靠着努力赚来的钱翻修了房子,也买了车子。”

回到村头的广场上,我遇到了一位正在背着手散步的老伯。我上前与他搭话,在得知了我的身份后,他马上开始夸起武警官兵给这个村子带来的变化,从修路到建引水提灌站,从河道治理到三角梅、魔芋等作物的引入和培育。从语气和表情上,我能清楚的看出这位老伯是打心底感谢武警官兵。

【拍摄手记】此次拍摄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也许是得益于笔者穿的衣服上有军徽,和武警官兵感情深厚的村民们都十分愿意和我交谈。

村里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道路硬化做得很好,穿过整个村庄也没遇到难以跨越的泥泞,难以将其与几年前那个“天干一身土,下雨一身泥”的贫困村联系起来。

村里的房屋外观大多整洁,农田规划良好,广场和路面也十分干净。手机信号满格,网速也很快。路边有不少太阳能路灯。

总的来说,经过武警黔西南支队的帮扶和村民的奋斗,普梯村已经实打实地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双拥模范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