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丨赤胆忠心筑就巍巍长堤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王韵
2021-06-01 06:45:15

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史所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危难关头,30余万人民子弟兵与亿万群众一起,用血肉长城筑起冲不垮的防洪大坝。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英勇无畏的人民军队。在一系列重大抢险战斗中,广大官兵心系人民群众安危和国家财产安全,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近日,我们连线曾参与九八抗洪的英雄部队官兵,再次感受伟大的抗洪精神。

听“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的战友讲述英雄壮举——

“我是军人,请把最危险的任务交给我!”

■田 明 邓 锋 苏 伟

“因为我是军人,我有责任、有义务去保卫我们的母亲,请领导把最危险、最困难的任务交给我……”在第75集团军某旅荣誉室里,存放着“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的入党申请书。几页普通信纸上,写满了朴实又充满力量的文字。

“1998年8月,我们接到执行抗洪抢险任务的命令。到达抗洪一线当天,李向群连夜写下入党申请书,要求在抗洪一线接受考验。”前不久,我们采访到时任原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一班班长王绍。尽管时隔多年,但老班长仍对李向群的事迹记忆深刻。

8月13日,太平口幸福闸出现管涌。这段堤坝位置关键、情况复杂,需要有人潜下去掌握情况,李向群和王绍主动请缨。“情况比想象的更复杂,我在浑浊的洪水中根本无法睁眼。李向群水性好,一次又一次下潜,终于找到了渗水口。”排除险情后,王绍发现李向群右脚被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血水混着泥水不断流下。

1998年,人民子弟兵在一线抗洪的场景。

由于执行抗洪任务表现突出,8月14日,李向群成为所在团第一批“水线”入党的党员,王绍成为他的入党介绍人。入党当晚,李向群在自己的救生衣上一笔一画写下“全力以赴”四个大字。

此后执行任务,李向群更加拼命,连续奋战导致他高烧不退,多次晕倒在大堤上。连队心疼李向群,不让他上堤,可他总是不听,没过多久就又扛着沙袋奔跑在抢险队伍中。回忆起这些细节,老班长的情绪明显激动起来:“我和指导员一个推一个抱,硬把他弄上了汽车。明明看着他坐车走了,但他中途跳车又赶回来了!”

“当李向群又一次栽倒在大堤上时,鼻孔流出了鲜血。我们围着他,全都哭了。”十几分钟后,李向群苏醒过来,喝了两碗水,趁战友忙于抗洪无暇顾及,又上了堤。扛了20多包沙袋后,他终因极度疲劳虚弱,重重栽倒在大堤上……讲到此处,老班长热泪盈眶。

去医院途中,李向群苏醒了一次,问:“大堤保住了没有?”教导员告诉他:“大堤保住了,你安心养病吧。”谁也没想到,这竟是英雄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

尽管只有8天党龄,但李向群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拼搏精神,用年轻生命擦亮了共产党人的光荣称号。

李向群在抗洪一线写下的入党申请书。

英雄血脉从未断。数年前,“李向群连”在改革中转隶重组为空中突击部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李向群可以一次次倒下再站起来,我们也一定能克服困难!”在连长胡文浩带领下,全连党员带领官兵学装备知识,研训法战法,以冲锋的速度完成了一个步兵连的转型。

“党旗所指,再难也要冲过去!”“英雄连队战斗堡垒的硬度,要用打仗的标尺来衡量!”今年以来,“李向群连”官兵在机降比武场拔得头筹,“李向群班”班长施国斌在五项全能中勇夺第一……走下比武场,施国斌说,我们会赓续传承英雄精神,一颗红心永向党,危险敢上、重担敢扛!

听第73集团军某旅“抗洪抢险英雄营”官兵讲述抗洪经历——

“我们身后是人民,我们必须上!”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赵 欣 通讯员 杨烨鋆 李 军

“九江抗洪气吞山河,人民安危重压肩头,万众一心激战洪魔,人在堤在严防死守……”4月下旬,伴随着雄壮的《抗洪抢险英雄营之歌》,第73集团军某旅“历史·荣誉·传承”访谈会拉开帷幕。

第73集团军某旅“抗洪抢险英雄营”的荣誉旗帜。

“抗洪抢险英雄营”原所在团团长陈建忠等九八抗洪亲历者走上讲台,与新一代“英雄营”官兵分享20多年前的抗洪救灾经历,告诉大家营歌的来历。在他们背后,“抗洪抢险英雄营”荣誉旗帜格外鲜艳醒目。

那一年,营队接到命令,星夜启程驰援九江。官兵连夜抵达抗洪一线时,汹涌的江水已在决口处形成巨大漩涡,把周边化为一片汪洋。

“必须组成突击队上堤坝!谁水性好?”营长话音刚落,全营官兵齐刷刷举起了手,都称自己“水性最好”。

“说实话,一点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身后是人民,我们必须上!”该营“抗洪抢险一等功臣连”原连长段奉刚的话,道出了那时官兵的决心。

“多耽误一秒,就可能少挽救几条生命!”上了堤,尽管工具还未及时送到,但官兵争分夺秒。90名突击队员徒手装砂石、抬钢排架,很多官兵手指磨起了血泡,可抬钢排架的手没有放松一分。锈迹斑斑的钢排架表面,留下一个个鲜红的血手印。

老团长清晰记得,经过3个多小时奋战,钢排架终于打入江底。可封堵决口还需要抛填大量填料。石块、砂子不够用,官兵就从附近粮库紧急调运陈年稻谷。稻谷粉尘交织着汗水,让人浑身奇痒,一旦钻进眼里更会越揉越痛,但大家啥都顾不上,只一个劲往前冲。

连续奋战到第二天中午,每人发的水早就喝完了。战士石蒿把连队全部水壶检查一遍,只凑出半壶水,段奉刚说:“把水分给大家。”水壶在30多名战士手中传递,可大家谁都舍不得往自己嘴里灌一口。水壶传了一圈回到段奉刚手中时,还是那半壶水。

天气酷热、体力透支,很多官兵没有胃口吃饭,但还是抓着馒头往嘴里塞。“吃不下也要吃,干不动也要干!我们不能倒下,否则身后的人民怎么办?”战斗中,不断有官兵中暑昏倒,可每个人一苏醒就接着干。

“人在大堤在!”克服了饥饿、困倦、劳累、炎热,营队官兵每天平均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多次高质量完成抗洪抢险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英雄营”荣誉称号。

英雄血脉的赓续,在水火交融中彰显。在1998年抗洪中被子弟兵救援的付海洪,如今已穿上军装加入这支英雄的队伍。去年,营队再次闻令而动执行抗洪抢险任务,付海洪等年轻官兵发挥出色。前不久,营队官兵参加比武考核,官兵连续奋战3昼夜,高标准完成35个课目,经受了实战检验。

一张张坚毅的面孔,一份份合格的答卷,“抗洪抢险英雄营”官兵用忠诚与担当继续书写着“抗洪勇士、忠诚团结、爱拼敢赢、勇争第一”的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