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眺望未來,新的征程已經開啟。6年光陰,6年奮斗,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必須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這是人民軍隊的鏗鏘誓言。
因為長征,于都從此有了新的注腳︰在作家魏巍的筆下,它是“地球上的紅飄帶”起點;在美國作家索爾茲伯里的敘事里,它是“前所未聞的故事”開篇;在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眼中,它是“驚心動魄的史詩”卷首……
塑造空軍未來的領導者、制勝空天戰場的指揮者、推動空軍發展的建設者,首先要學會在頭腦的“風暴”中感知戰爭、閱讀態勢、臨機應變,才能更加從容地走向部隊、走向戰場、走向未來。
打前人未打過的仗,練過去未練過的兵,對訓練指導者和實踐者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深化科技強訓,強化科技是核心戰斗力思想,必須深刻審視用“科技+”為練兵備戰賦能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家安全環境的深刻變化,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習主席對人才事業高度重視、悉心關懷,提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人才強軍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九萬里風鵬正舉,強軍興軍展宏圖。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全軍上下--力同心,依法治軍、從嚴治軍這個強軍之基更加堅如磐石,一支律令如鐵、威武文明的鋼鐵之師,正在強軍興軍的征程上昂首闊步奮勇前進。
7月中旬,南海某海域。南部戰區海軍某護衛艦支隊組織多艘艦艇開展跨晝夜實戰化訓練。
雷達巡天、戰車轟鳴……陣地上,一枚枚導彈昂首蒼穹,蓄勢待發。
塔山阻擊戰,是解放戰爭時期遼沈戰役中的關鍵一戰。
一個退伍兵改變了一個村!前來“紅一連”參觀的人听說楊意的故事,都很好奇︰“紅一連”黨支部到底強在哪?
陳莊殲滅戰歷時6天5夜,全殲來犯日軍1200余人,給進犯晉察冀邊區的日軍以迎頭痛擊,提高了邊區軍民粉碎日軍“秋季大討伐”的勝利信心。
黃繼光是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1月8日出生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
擁抱藍天,放飛夢想。據介紹,這批新兵隨後還將進行夜間跳傘、大飛機武裝跳傘等多課目、多機型跳傘訓練。
航行一路,訓練一路,對抗一路,官兵在真打實備中提升了打仗本領。
駐訓期間,他們創新形成了數套戰術戰法和各類應急情況處置方案,為完成任務提供了多種選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