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敵機”低空突防、“敵方”電磁干擾……冬日大漠,參加空軍體系對抗演習的西部戰區空軍某雷達旅,突遇“敵情”,“危機”四伏。臨危不亂、隨機應變,參演分隊及時判斷交戰空域態勢,打出一套“組合拳”,將裝備性能激發到“峰值”,在挑戰極限中上演精彩一幕。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道——
資料圖
西部戰區空軍某雷達旅挖潛裝備性能提升實戰能力——
挑戰極限練“鷹眼”
■賈沖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胡曉宇
“敵機”低空突防、“敵方”電磁干擾……冬日大漠,參加空軍體系對抗演習的西部戰區空軍某雷達旅,突遇“敵情”,“危機”四伏。
臨危不亂、隨機應變,參演分隊及時判斷交戰空域態勢,打出一套“組合拳”,將裝備性能激發到“峰值”,在挑戰極限中上演精彩一幕。
“精確的空情源于精準的操作。”旅長鄭代昌告訴記者,戰斗技能的提升,來自該旅常態化開展裝備操作“挑戰極限”活動的礪煉。
鄭代昌難忘一次“滑鐵盧”——
實兵對抗演習在群山中打響,多個雷達站參與空情保障。突然,“敵機”蛇形機動,貼著山谷低空突防,雷達屏幕上目標瞬間消失,操縱員一時束手無策……
“戰場環境復雜,發揮不出裝備最佳性能,就抓不住狡猾的對手!”檢討反思會上,黨委一班人達成共識︰官兵研裝用裝能力直接關系到部隊作戰水平,瞄準裝備“臨界值”組織訓練,才能進一步突破戰斗力瓶頸,贏得未來戰場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