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陈细秋:情系北斗青春无悔

来源:装备科技 作者:巩会峰、张永峰 责任编辑:李佳琦
2021-04-14 08:28:08

北斗,天空中七颗形影不离、相依相偎的星辰。相传远在三皇伏羲时代,人们就以北斗星定向,划分季节时令。

仰望夜空,北斗闪烁。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启动,科研人员便为它取名“北斗”。

精密授时定位、道路交通管理、应急抢险救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走进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海南天涯区某北斗地面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刻着“建功北斗”四个大字的石碑,仿佛在诉说着北斗人建设北斗的辉煌历史。放眼望去,一排排椰子树、一片片绿茵地,成为了该站不一样的风景。

陈细秋工程师是该站最早的领班员。平日里,陈细秋戴着一副眼镜,话不多,但只要跟同事聊起北斗,他就像变了一个人,总是滔滔不绝。

心挂念的地方叫北斗,梦扎根的地方叫北斗。2008年,某套新型设备即将出所,陈细秋主动要求前往厂所参与设备调试工作,为将疑难点吃透、弄清,他白天跟着厂所人员调试设备、研读代码;晚上一个人记录笔记、梳理问题,不到1个月的时间,陈细秋就将系统基础原理及设备构造都熟记于心。

所见所学整理成册、拟制应急方案预案、开展专题授课培训……回站后,作为单位最熟悉设备的人,陈细秋多措并举,为后续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打下基础。“为了能让我们尽快熟悉设备,那段时间,陈工经常一个人在办公室撰写方案、整理笔记,有时候连吃饭都看不见人。”回忆起那段时间,同事马立君说。

男儿有志在航天,情系北斗不言悔。1个月后,设备入场安装,作为北斗二号联试联络员,陈细秋要负责设备进场联试的现场组织协调工作。而正值系统建设关键时期,陈细秋又取得保送研究生入学资格,“当时只想把北斗二号系统建好,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耽误单位建设。”就在大家都认为陈细秋会选择读研深造时,他却放弃保送研究生入学资格,选择继续留在站里建设北斗系统。

时间紧,任务重。为尽快完成任务,他每天蹲守在设备安装调试一线,绕着北斗设备转,忙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设备安装调试比较复杂,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进度,我们经常会忙到半夜。” 陈细秋回忆道。凭借着兢兢业业、踏实肯干的劲头,陈细秋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一张蓝图绘到底。2018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开始,陈细秋主动请缨。面对重压力和难挑战,他提出“边建边学边干、多线共同推进”的工作方式,一方面组织人员协同厂家进行设备安装测试工作;另一方面组织技术骨干学习系统原理、设备构造。

宁可人等装备,不让装备等人。设备进厂那几日酷暑难耐,陈细秋带领团队在将近40℃的高温天气下连续奋战。“那段时间身上的衣服常常是湿了干,干了又湿,到了晚上衣服都变硬了。”陈细秋笑着对笔者说。1个多月后,设备具备了时间同步、电文注入和数据回传能力,设备正式入网工作时间也比原定计划提前了20天,取得了建成既使用的新纪录。

“作为一名北斗人,与家人聚少离多是生活常态。”参加工作十几年来,陈细秋每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

结婚以后,陈细秋大部分精力也一直放在工作上,对家庭缺少照顾,而妻子符高飞是医院的一名医生,工作也比较忙,但她深知丈夫的不容易,便一人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在后方默默支持着陈细秋的工作。

“他平时工作很忙,就连全家一起出门旅行,也因为他忙于工作一拖再拖。”符高飞说,“为了能跟爸爸一起旅游,儿子和女儿盼了1年多,终于在去年夏天实现了。”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投身北斗事业10余载,陈细秋见证了北斗系统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经历,而他也成长为了北斗系统领域的“技术大拿”。

“北斗系统建设是一项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重大工程,其中的艰难和困苦,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陈细秋说,“我青春时代的热爱和热情都给了北斗系统,它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是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一段独特记忆。”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脚踏实地、行稳致远。“以理想定位,用信念导航”是天涯北斗人不变的铮铮誓言。他们将继续弘扬北斗精神,不懈探索、砥砺前行,向着星辰大海进发,为国家提供更精准、更可靠、更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