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黄纬禄:“导弹人生”写忠诚

来源:中国航天报 责任编辑:李佳琦
2021-06-23 08:32:16

工作中的黄纬禄 (中国航天报资料图片)

2011年11月23日,他静静地离开了我们,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开创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先河,为我国导弹技术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航天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纬禄,他用全部生命写就了“导弹人生”。

一定要把中国的导弹搞出来

20世纪40年代初,20多岁的黄纬禄在中央大学求学和毕业后的社会经历中,看到了祖国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下风雨飘摇,抱定了“科学救国”的志向。

1957年,在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黄纬禄开始了他的“导弹人生”。

中国导弹的研制是从仿制开始的。但正当仿制工作进入关键时刻,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了全部专家。黄纬禄和他的战友们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黄纬禄担当起了导弹的“中枢神经”——控制系统负责人的重任。

中国研制导弹的基础是一穷二白,一切必须从零开始。首枚导弹运往基地前,黄纬禄和战友们在午夜灯火通明的生产车间里把每一个环节重新仔细检查,在冬季滴水成冰的基地厂房里,他们对每一个电路单元都进行了反复的调试。他们要向世人证明,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造出导弹来。

1960年11月,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东风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零的突破!

1964年6月,东风二号导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翻开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新一页!

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由导弹运载发射的原子弹在核试验预定地点成功爆炸,中国导弹研制试验成果震惊了世界!

钱学森与航天四老合影(左起:黄纬禄、屠守锷、钱学森、梁守槃、任新民)(中国航天报资料图片)

一定要把中国的固体导弹搞出来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已先后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和液体地地战略导弹,但液体导弹准备时间长且机动隐蔽性差,缺乏二次核打击能力。

黄纬禄临危受命,担纲我国第一枚固体潜地战略导弹“巨浪一号”的总设计师。

为了准确掌握具体情况,黄纬禄走遍了大江南北。他发现,黄土高原上正在兴建一个巨大的水池,准备用于模拟潜艇水下发射条件。

顶着阵阵风沙,黄纬禄站在了这个正在由几百个工人开挖的土坑前,眉头紧锁。后来,黄纬禄提出了“台、筒、艇”三步发射的试验程序——第一步在发射台上做试验,第二步在陆上发射筒中打导弹,第三步在舰艇上打遥测弹。这样就省去了投资巨大的水池,大大简化了试验设施,节约了研制经费和时间。

1982年10月12日,渤海海面上,一条喷火的蛟龙跃出水面……准备了十几年之久,第一代固体潜地导弹终于研制成功了。试验的成功震惊了世界,标志着我国成为具有自行研制潜地导弹和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中国拥有了二次核打击能力!

航天系统工程中的“金科玉律”

了解航天的人都知道,有一条“四共同” 原则一直被奉为航天型号系统协调工作中的“金科玉律”,即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

这一原则是黄纬禄最早在潜地导弹的首次总师扩大会上提出的。那时,潜地导弹型号研制遇到了一个问题,虽然经过多次改进却无明显的效果,这样将使各方面的工作长时间停顿下来。

在这个紧要关头,黄纬禄果断决定召开首次总师扩大会。这次总师扩大会之后,根据黄纬禄的讲话内容总结出了“四共同”的原则。如今,这一原则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一笔宝贵财富。

品德比技术更重要

黄纬禄对各种奖励总是“退避三舍”,他说:航天工程不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有段日子,研制的型号多、任务紧,黄纬禄经常会感到体力不支,不得不去医院进行检查。长长的诊断单让医生感到十分诧异,眼前这个人到底做的什么工作,会落得这一身的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输尿管结石、心脏病等。

已经66岁的黄纬禄由于过度操劳,体重降低了11公斤。那可是一天天昼夜忙碌、一点点从身上被“剜”下去的。他瘦了,导弹却“飞”(肥)了,怪不得有人戏言他“剜”肉“补”导弹。

黄纬禄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他诲人不倦,悉心指导,“桃李满天下”。当他年事已高、在家养病时,家里就像一个课堂,航天系统的技术专家、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企事业单位的团员青年、试验基地的军官士兵等络绎不绝……他“品德比技术更重要”的谆谆教诲始终铭记在年轻人心中。躺在病榻上的他还依然挂念着航天、惦记着导弹。他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