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丨战略时机:战争制胜之钥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郝敬东 责任编辑:杨凡凡
2022-05-10 06:25:12

战略时机:战争制胜之钥

■郝敬东

要点提示

战略时机,是战略上有利的时间机会,是战争能否取胜的前提条件。筹划指导战争,应重视把握战略时机。时机不到,应持重待机,防止战略盲动;时机显现,应及时捕捉,不可瞻前顾后。同时,战略时机的成熟是相对的,科学的态度是辩证认识和看待。一静一动,静有定力,动有速度。

“时不至,不可强生”

时机未到,应避敌锋芒,保持战略耐心、积蓄力量,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只能欲速则不达,出现过早用兵带来的被动局面。

忍耐待机,保持定力。“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这既是一种冷静睿智的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坚定沉着的行动能力。春秋柏举之战前,吴王阖闾曾准备大举攻楚,孙武劝阻说“民劳,未可,待之”,强调的就是其兵法中指出的“先胜而后求战”。浅水原之战,李世民“闭垒以待之”,虎牢之战又“按甲不出”,也都是在条件不成熟时的隐忍待机。可见,当一时难有用兵机会,应等待时机,这正是毛泽东强调的,“宁可退让,持重待机。机会总是有的,不可率尔应战。”“当着不好打之时,避开敌方挑衅,忍耐待机”。

积蓄力量,后发制人。待机是一种战略性策略,是以退为进、以屈求伸,获得自身发展必需的时间和空间,适时而起。屈是外表、手段,伸是本质、目的。周文王采纳吕尚建言,修德行善,发展力量,为最后伐纣灭商创造必要条件。汉光武帝刘秀在羽翼未丰时,先立根本,最后问鼎中原。朱元璋在崭露头角之际,采取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略,先固本、后发展,即所谓“先为不可胜”。可见,忍让待机不是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而是努力扩大战略回旋空间,发展和壮大自己,这是弱者图存、谋求发展的一种谋略。

防止盲动,力避失误。时机成熟,采取行动则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但昧于时机,在条件尚未具备时贸然用兵、仓促行动,就难免失败。曹操经官渡之战统一北方后,急于一统天下,但当时实际却是士卒疲乏、水土不服、兵心不稳,这时发起赤壁之战,难免失败。前秦苻坚攻打东晋时,北方统治秩序远未稳定、贵族权力分配斗争激烈、民族融合并未得到巩固、“南船北马”问题没有解决,而东晋虽然在南方偏安一隅,但谢安执政后任用贤臣、内外同心、政权稳固。在这种背景下,苻坚急于求成,最终只能是遭遇惨败。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

时机一旦显现,应毫不犹豫、果断利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采取行动,绝不能迟疑不决。

拨开迷雾,发现时机。战争是一条变色龙。敌情、我情、地形、天候等影响战争的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潜藏和蕴含着各种机会,应善于从中寻找时机。刘邦鸿门谢罪、离开关中不久,田荣即起兵反楚。这时,韩信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决策东乡,争权天下”的难逢时机:项羽后院起火,自顾不暇,无力制衡刘邦;三位降王众叛亲离,丧失民心;刘邦部众普遍存在“思东归”心理,士气可振;烧绝栈道造成的假象,使项羽放松了警惕。可以说,韩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为身处弱势的刘邦发现还定三秦的绝佳时机。

当机立断,抓住时机。战略时机,稍纵即逝。只有将时机付诸实际行动,才能转化为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结束仅一周,我志愿军在极度疲劳、供给不足、气候严寒的情况下,抓住敌人立足未稳之机迅速展开第三次战役,与朝鲜人民军联合行动,克服艰难险阻,经过八昼夜的连续作战,将战线从三八线推进到三七线附近,粉碎了敌人妄图据守三八线、准备再犯的企图,打击了敌人的气焰。可见,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贻误战机、优柔寡断永远是兵家大忌。

恰到好处,选择时机。时机出现往往是一个动态过程。这时,要学会选择最适宜的行动机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何时结束上一次反“围剿”战斗、转入下一次准备,就是时机选择问题。因为,敌人的“围剿”准备是秘密进行的,我难以知道他们何时再来。我准备早了,会变为等待敌人。如何定夺这种时机,毛泽东指出:“与其失之过迟,不如失之过早。因为后者的损失较之前者为小,而其利益,则是有备无患,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

未雨绸缪,预见时机。战争准备和实施应建立在可预见的时机上,以增强战略主动,避免临急应战。朝鲜内战爆发时,当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非法决议发动侵略战争时,我果断抽调五个军置于鸭绿江北岸。待敌越过三八线向我边境逼近,在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下,党中央迅速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我志愿军出其不意地给敌以痛击。正是对这一出兵时机的正确把握,才一举扭转了战争局面,取得战争主动权。

积极行动,创造时机。有时离开了必要行动,时机很难出现。因此,要以积极的行动造成有利于对敌用兵的时机。孟良崮战役中,我军同敌人“耍龙灯”,引诱敌军像长龙一样左右回旋、上下翻滚,削弱、调动、迷惑了敌人,使国民党军误认为我“攻势疲惫”而大胆深入,为我创造了有利时机。可以说,这一战机的出现,是作战行动的结果,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正如粟裕所说:“战机不是自然地出现的,而是通过我军的指挥得当,广泛机动,诱使敌人因应而动创造出来的。”

辩证看待战略时机成熟

战略时机成熟是相对的。看不到潜藏的风险,则孕育着失败。应正确看待这些困难和风险,辩证认识机遇和挑战。只有充分估计到最困难最危险的可能性,敢于冒一定的风险,才不会坐视战略时机的丧失。

战略时机成熟是相对的。敌情不可能完全明了,条件不可能全部满足,特别是敌情即使一时明了,也难以做到总是一清二楚。解放战争第三年,敌我兵力对比已由初期3.4∶1下降到1.3∶1,敌部分兵团被我分割,无法配合;内部矛盾加深,进退不定。而我虽总兵力仍居劣势,但战争经验不断丰富、装备明显改善、后方日益巩固,特别是机动兵力已大大超过敌军。中央军委辩证分析全部条件后,打破一般战争规律,不待我军总兵力超过敌军,就进行战略决战。可见,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交织作用于战场,战略时机成熟永远只能是相对的,战前准备的充分也只是相对的。

敢于冒一点有胜算的风险。战略时机既然不可能绝对成熟,作战行动就会带有一定的冒险性。成功的战略家往往不是为追求万全而错失良机。北宋攻打南唐时,兵力没有明显优势,且南唐据有长江天险,但赵匡胤能够正确看待困难,有敢于冒险的意识,可谓对时机把握恰到好处。战争中情况瞬息万变,往往要求指挥员快速决策;而面对不确定因素,又必须慎重决策。及早定下决心,虽带有一定风险,但长时间准备、不下决心,则可能丧失时机。所以,有时今天定下比较实际的决心,比明天下达更完善的决心也许更有效。坚持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并不排除其中的风险成分。

立足最困难最危险的情况。在时机相对成熟的情况下采取行动,应坚持底线思维,从最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牢牢掌握主动权。党中央在做出抗美援朝决策时,考虑了可能会发生的几种最不利情况,但志愿军在战场的胜利,避免了不利局面的出现。因此,时机相对成熟,风险不可避免。要注重防范战场上的各种风险,做好评估,努力排除风险因素。总之,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战略时机,居安思危,宁可备而不战,决不能无备而战;宁可大备小战,决不能小备大战。要将敌情掌握得更全面,将困难估计得更充分,将后手预备得更完备,确保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