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十九大精神进军营:宝塔山下的强军之声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黄超 贺军荣 张歆 责任编辑:张硕
2018-01-29 02:25:46

走进新时代,被誉为“延安精神传人”的武警延安支队继续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发起新冲锋。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报道——

特战队员在进行集训。

走进新时代,被誉为“延安精神传人”的武警延安支队继续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发起新冲锋——

宝塔山下的强军之声

■解放军报记者 黄 超 特约记者 贺军荣 通讯员 张 歆

雪后初霁的延安,银装素裹,分外多娇。

一支全副武装的队伍,冒着极寒天气,逶迤穿行在群山中。武警延安支队2018年度第一场实战化野营拉练,在这片陌生山区展开。

尽管只是一次普通拉练,但处处透着一股有别以往的实战味道。

拉练前,以往习惯带领“尖刀班”的特战中队班长罗建勇,这次却出乎意料被任命为“蓝军班”班长。他带领精选的特战队员神出鬼没,多次在行军、就餐、宿营时袭扰“红军”,成为实战化拉练的一块“磨刀石”。

努力“换脑”的,还有特战中队指导员马启杰。“这次拉练,支队与习主席发布的训令严格对表,剔除一切与打仗无关的东西,这逼着我们政治工作人员把工作思路聚焦到开展战地文化、做好战时思想工作上来。”

一次演习就是一个窗口,传递出红色传人矢志强军的时代律动。

延安,红色的热土。这里遍布着400多处宝贵的红色旧址,可谓“无处不黄金”。

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这几年纷纷成为支队建队育人的课堂。除现地参观见学,支队还在政工网开设网上史馆、荣誉室,组织官兵创作漫画、情景剧。

通过“触摸”历史,延安精神变得更具体、也更有温度。

驻守在南泥湾腹地的执勤一中队,新兵教育的第一站就是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着芯片”长大的执勤二中队战士谢非凡说:“以前到革命圣地,只知道拍拍照、发发朋友圈,现在才算真正明白了优良传统的‘前世今生’。”

执勤四中队战士王毅的背囊里,放着一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队组织赴梁家河实践教学时,王毅和战友们走进梁家河村史馆、知青窑洞、沼气池和淤地坝等,现地感受当年知青下乡的场景。

王毅说,每当自己在学习工作上出现畏难情绪的时候,重温书中内容,都会被习主席当年“过四关”经历和“多墩墩苗才能走得更稳更远”等励志寄语所鼓舞,坚定在这曾被称为“住在荒凉半山窝,坑深坡陡乱石多”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信念。

如果“触摸”历史能撬动心门,那么红色传统与新时代的同频共振,则更直抵心灵深处。

仰望宝塔山上“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几个大字,二中队下士赵伟切总会心潮澎湃。

赵伟切是名孤儿,虽然素质比较过硬,可在去年底面临选取士官时,也曾患得患失。敏感问题面前,支队党委发扬陕甘宁边区在艰苦环境下运用“豆选法”进行选举的优良传统,采取召开士官公选大会的形式,考核选拔全程通过电视会议系统进行现场直播,不掺一丝水分。最终赵伟切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得偿所愿。

公开公正的选拔,给赵伟切创造了机会,也给一些官兵敲响了警钟。

去年底新兵下队前,一中队打破班长骨干“一考管几年”的惯例,组织17名士官通过政治理论、军事技能等科目比武,考核竞争6个班长岗位。结果一公示,已任班长多年的上士马金宝傻了眼:由于军事成绩排名靠后,他只能担任副班长,班长由一名成绩突出的下士担任。

事后,中队指导员朱雷找到马金宝,告诉他这次评的不是兵龄、资历,而是能打胜仗的真本领。马金宝感慨地说:“下次骨干考核,我一定把班长的位置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