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韧性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钟文宇 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2-05-13 10:50:40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一次聚会上诗人徐迟请教毛泽东怎样做诗,毛泽东略微沉思,为徐迟题写了“诗言志”三个大字。作为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所作的诗词不仅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还是毛泽东伟大人格、意志品质的光辉写照,特别是美国记者海伦·斯诺曾写道:“他有很好的教养,内部是钢,有坚强的抵抗力……而最重要的,是忍耐——一直到那个转折点上。”这是对毛泽东革命韧性的精到概括,这种革命韧性也在毛泽东诗词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无论历经多长时间的沉淀,只要翻开毛泽东诗词,就让人仿佛回到那段革命的峥嵘岁月,深刻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在生死斗争中仍然百折不挠、奋勇拼搏的强大力量。

前途未卜仍然豪情万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华文明历经千年不断流,正是因为每当中华民族经受危难时,总有那么多果敢刚毅、前赴后继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毛泽东就是这些英雄群星中璀璨闪耀的一颗,他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

面对夫妻分离,家庭去向未卜时,毛泽东给杨开慧写下《贺新郎·别友》,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丈夫,用“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人有病,天知否”抒写了离别愁绪、儿女柔情;他更是一个充满热血的革命青年,以“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的磅礴气势为喻,表达了要坚决割断愁思恨缕的儿女之情;“重比翼,和云翥”,毛泽东期许着夫妻再次欢聚时,定会像大鹏鸟那样,一同奋飞在革命的云涛雾海中。但就在此词写下三年后的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被军阀杀害,年仅29岁。为了革命事业,毛泽东先后失去6位亲人,以巨大的牺牲践行了“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

面对山河破碎,国家命运未卜时,毛泽东独立湘江橘子洲头,想到祖国“如此多娇”的大好河山,人民不能当家做主,迫使他在怅惘之中面对寥廓的大地,情不自禁地从内心深处喷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气壮山河的一问:中国的命运究竟由哪一个阶级做主?这一问,流露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的内心感受,超越了一切从个人出发的名利意识,显示出高尚的、纯粹的、真正的崇高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不会止于空问空想,他以实际行动投入到革命浪潮中,书写《沁园春·长沙》同年的秋天,毛泽东写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部著作,为革命如何寻找力量、如何取得同盟军指明了路径。

面对“白色恐怖”,革命前景未卜时,毛泽东来到黄鹤楼遗址,触景生情咏出《菩萨蛮·黄鹤楼》,“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隐含着自己因政治形势和革命前途不明的沉重心情,正如毛泽东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对“心潮”自注道:“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但是“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与前两句所形成的感情色彩相反,语句亢奋,心潮澎湃,因为毛泽东相信,革命事业终究会如滔滔长江,滚滚向前,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斗,从此找到了出路”,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挫折低谷仍然胸有惊雷:“寥廓江天万里霜”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一般人在顺境中写诗,容易写出乐观、明快的诗词,而在逆境中写的诗词,表现出乐观的情绪就比较少见。但这对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来说,则是例外。1928年秋至1935年10月,前后历时7年,这7年是中国革命艰难困苦、环境险恶的时期,正所谓处境越是艰难,诗词越是高亢:1928年国民党湘赣两军以重兵包围井冈山时,毛泽东写下“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同年10月到1929年2月,国民党向井冈山发动第三次“会剿”,根据地形势危急,毛泽东写下“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抚今追昔,表达作者胜利后流露出的宽慰和乐观情绪;1929年10月,毛泽东的正确革命主张未能被多数同志理解和接受,离开了红四军领导岗位,身患重病的他在担架上仍然写下“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毛泽东以气吞山河的如椽大笔在《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物本无情人有情。在毛泽东的笔下,雪不再只是雪,还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创造历史新篇章的壮志豪情;梅不再只是梅,还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广阔胸怀;山不再只是山,还有“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的以革命斗争改造世界的远大志向;桥不再只是桥,还有对劳动人民以勤劳智慧“改天换地”,让“天堑变通途”的赞颂。凡此等等说明,1956年毛泽东写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既是他一生革命斗争生涯和中国革命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是他乐观自信的坚韧意志的自然流露。

毛泽东并不是盲目乐观,“胸中有惊雷”的背后是对形势的透彻分析和革命道路的正确选择。在1928年前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遇到困难,一些人对革命产生了悲观情绪,在这个严重关头,毛泽东先后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著作,深入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的特点,对革命的发展和胜利作出了科学的预见,《清平乐·蒋桂战争》《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如梦令·元旦》都写于这些文章之后,它们批判了党内有些人对“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怀疑,之后的事实就已经证明:龙岩上杭,“分田分地真忙”;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广昌路上,“风卷红旗过大关”。我们只有把毛泽东当年的那些重要论述和诗词结合起来赏析,才能真正理解词中洋溢着的革命乐观主义从何而来!

前景光明仍然居安思危:“人间正道是沧桑”

何谓“韧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而不易折断的性质,引申为顽强持久的精神。这“外力”,既可能是遭遇逆境时居危思危的逆势而上,更重要的还有身处顺境时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1949年4月毛泽东写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号召人民把解放的红旗插遍祖国四面八方,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与信心。

为什么要革命到底?因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何谓“正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就是新生的代替腐朽的,先进的取代落后的,人民群众推翻剥削阶级,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1964年的《贺新郎·读史》一词是毛泽东的立场、观点、心境、情感的一个缩影,“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贯穿全篇的深邃哲理是:劳动创造人类的观点、阶级斗争的观点、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动力的观点,它是毛泽东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诗化。

作者简介:钟文宇,任职于北京市委政法委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在《人民法院报》、《前线理论圈》、《小康》、《“一国两制”研究》等发表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