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学党史 铸忠诚丨南京路上的宝藏中队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尚晓敏 责任编辑:尚晓敏
2021-06-17 14:28:21

6月3日,中共一大纪念馆正式对外开馆,这里游人如织。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义务讲解员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内为游客讲解党史。王亮 摄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活跃着一支身着橄榄绿的讲解员队伍。他们身姿挺拔、声音洪亮、精神抖擞,在人群中格外耀眼。他们来自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中队执勤十中队,这是一支学党史铸忠诚的模范中队。

(一)

走进十中队的营区,处处可见党史知识的印迹:营区的展板上、占地面积不大的训练场边、宿舍走廊里、甚至在楼梯的拐角处……

位于营房后面的训练场,展板上记录着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尚晓敏 摄

官兵宿舍里摆放着诸多党史类书籍。

在指导员杨泽楠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第二季度中队党史学习计划表。上面排满了官兵要学习的书目和内容,并且每周还要抽点人员进行党史讲解。

一次手术,让下士陈伉与党史讲解员结缘。陈伉入伍前是一名武术老师,在入伍前就拿到了中国武术协会的教练证和国家一级裁判员证书。入伍后因一次手术,陈伉不得不降低训练强度,这对本想凭借体能拔尖的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领导和战友耐心开导他,“部队是个大学校,当不成训练尖子,一样可以在其他岗位追寻梦想……”。一番劝慰让陈伉豁然开朗。后来,他在中队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中找到了新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史讲解员。

今年3月,陈伉成为武警部队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的一员,前往6个省市进行宣讲,参与了58场宣讲活动,面对面服务官兵1.42万人。

讲解员陈伉赴基层部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从小到大,‘三好学生’奖状我一次都没有拿过,去年荣立三等功,当喜报送到家里的时候,我妈妈都开心得哭了。那一刻,我为自己感到骄傲,为自己是十中队的一员感到骄傲。”陈伉说道。

荣誉是一种肯定,每一名战士都希望得到荣誉。

饮马瀚海、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这是古代将士最渴望的军功。然而,到了如今的和平年代,一支军队的所向披靡,不仅仅在于演兵场上掀起的尘沙,更在于内心深处升腾的火炬。这升腾着的是心中的信仰,是努力的方向,更是前进的动力。

中共一大纪念馆内,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沉默不语。文物无言,却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昭示着党的为民初心。

“从历史中走来,在现实中弘扬,我们做的就是这样一份工作”。“即将迎来建党百年华诞,对于一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连队来说,我们能做些什么?”看到网上短视频传播效果不错,杨泽楠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们可以做短视频,让中队官兵讲党史,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就这样《兵哥说党史》短视频应运而生,消息公布后,官兵个个摩拳擦掌、踊跃报名。如今,十中队官兵已制作完成100集系列短视频,网上点击量累计破3亿,转发量过百万,十中队的官兵通过这一形式把党的声音传播到了千家万户。

(二)

学习党史,给这些年轻官兵带来了什么?

明白了“家国”概念是中国的路标,明白了自己是谁、要成为谁,明白了先辈留给我们的是宝藏、更是责任。

明白,是知行合一。

一直以来,中队延续着一个传统:每个周日的晚饭要吃“白米饭、南瓜粥”,官兵称之为“忆苦思甜饭”。

起初,很多人不能理解,有的战士甚至只吃了两口就转身离开。点名的时候,当时还是中队班长的杨泽楠问到:今天晚饭有多少人吃了,有多少人理解队训中“艰苦奋斗永不忘”这句话的含义,又有多少人真正践行了队训的要求?大家听后低头不语。此后,中队常开展“艰苦奋斗永不忘”主题大讨论,在一次次的教育中,艰苦奋斗的传统慢慢在官兵心中扎下了根。

“这一活动的意义不是为了让我们体验,而是要让我们把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只有记得过去的苦日子,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才叫做‘忆苦思甜饭’,我们还有‘干粮补给日’,班班都有修理箱,人人都有针线包。”战士周政和徐悠然这样说道。

忆苦思甜、发扬优良传统,十中队就是带着这样的信念走上为民服务的道路的。

自1982年开始,十中队坚持在南京路上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影响带动驻地130多家单位、千余名志愿者主动参与其中,服务内容也从刚开始的修鞋、理发、修伞拓展到健康、法律、心理等80多项。每月20日,军地单位撑起的爱民帐篷绵延近200米,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雷锋班”为民服务活动登记表。 尚晓敏 摄

那么,中队“雷锋班”为民服务的“经费”来自于哪儿呢?

“雷锋班”班长汪维巧向记者展示了一个装有979元的信封。上面记录着每一笔花销用度。他告诉我们:这些钱都是中队回收废纸、塑料瓶一点点积攒下来的。

缝衣服、修伞、补鞋、绣十字绣、配钥匙……在老百姓眼里,这些亲切的武警战士似乎无所不能。他们常说,作为人民的子弟兵,要一直坚守为人民服务、给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像雷锋一样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

(三)

从十中队营区抬头望去,一墙之隔便是上海地标建筑“新世界”。身处繁华深处,巡逻在“中华商业第一街”,形形色色的诱惑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这支队伍的忠诚与初心。

十中队的荣誉室里有一面“功臣手模”,柜内陈列的是取得突出成绩官兵的手模。在这里面,有一个手模是用左手按下的,它来自于曾在上海世博会担任撒旗手的杨泽楠。当时由于场地限制,用右手撒旗会背对主席台和观众,为了更好地展示国旗,所以世博会期间,杨泽楠改用左手撒旗。传统意义上,用左手撒旗是很难的。为了练习左手撒旗,杨泽楠每天甩5公斤的杠铃片800次,任务结束后,他的左胳膊比右胳膊整整粗了一圈。

十中队荣誉室内的“功臣手模”。

“用忠诚托举起每一面国旗”,在荣誉室内这句标语十分亮眼。自1995年7月20日起,中队担负上海市人民广场和重大活动国旗升降任务。20多年来官兵用“曲终旗到”零误差的标准,升好国旗、展示国威。“暗黄色的瘀斑、毛细血管破裂在每一位旗手的身上都可以见到,这是长期训练造成的。”,班长温华建说,“国旗就是一种信仰,升好国旗、保护好国旗、维护好国旗形象是我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忠诚的内心表白。”

古人云: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驻守在繁华的商业街,对官兵打赢制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队着眼警卫、巡逻任务稳扎稳打,从严训练,连续39年实现执勤无事故,近年来先后成功处置各类突发情况1680余起,协助公安机关处理治安事件78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分子90余人,成为这一方百姓的“守护神”。

中队官兵在“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上巡逻。李岩 摄

节假日期间,官兵组成“武警人墙”守护旅客。张文涛 摄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唯有初心如磐,方可笃行致远。中共一大纪念馆内,讲解员徐子建正在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穿越历史的时空,仿佛置身于那个救亡图存的年代,每一个人都被共产党人追寻真理的执着和坚定深深感染。知道来时路,才能更好地走好以后的路。十中队官兵也将继续在新起点上勇攀高峰、砥砺前行,这里的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