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沙画演绎中科院“寒门博士”泪目故事

来源:新华社 作者:梁舜 阮莎 王帅龙等 责任编辑:王凤
2021-04-27 11:03:08

 

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证实,这份《致谢》的作者是黄国平博士。其于2017年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毕业,博士论文标题为《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

近日,中科院博士论文中的致谢部分受到网友关注。一位“80后”沙画师用沙画这一艺术形式讲述了这一故事。

以下为故事选段——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我十七岁时,他(父亲)因交通事故离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因为再得重病时没有谁来管我了。同年,和我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真的无能为力。她照顾我十七年,下葬时却仅是一副薄薄的棺材。另一个家庭成员是老狗小花,为父亲和婆婆守过坟,后因我进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时何处所终。

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如果下雨,保留节目就是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雨。

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那些年里,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脚测量过无数次。

进入大学后,计算机终于成了我一生的事业与希望,胃溃疡和胃出血也终与我作别。从家出发坐大巴,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县城。一直盼着走出大山,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绵阳市南山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自己快扛不下去了。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世事难料,未来注定还会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

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该组沙画由“80后”沙画师、米立沙画创始人阮莎创意制作。

沙画师阮莎在创作。

(记者:梁舜 沙画创作:阮莎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