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这本书,能拨亮你心中的“精神灯塔”

来源:中国军视网 作者:李德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1-04-23 08:46:30

拨亮心中的“精神灯塔”

——读《张超: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

李德

一位英雄人物,就是一座高耸的“精神灯塔”。

我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先行者、献身我国航母事业的英雄飞行员张超,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他以强烈的追梦精神、实干精神、战斗精神和献身精神,鲜明立起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榜样和标杆。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在张超烈士英勇牺牲5周年的日子里,重读青年军旅作家苏毅所著的我军挂像英模传记《张超: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心中的“精神灯塔”再次被作者灵动笔锋下的英雄故事拨亮,那光照亮了我心海的每个地方,指引着我生命的航船向光辉的彼岸起航。

追溯英雄的成长轨迹,张超“坚定理想、强军报国”的事迹让人无比佩服。对于英雄人物的壮举,一些人往往惊叹于一时一事的壮怀激烈,感动于关键时刻的英勇无畏,却很少探寻其背后的成长轨迹,以致于对其伟大的举动不乏有“偶然碰巧”的错误认知,从而把成就“英雄梦想”原因更多地归结为“机遇”与“巧合”。殊不知,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2016年4月27日,张超在驾机进行模拟着舰训练时,面对突发电传故障的战机,以“4.4秒的生死抉择”做出了令人赞佩的伟大壮举。张超的抉择,绝非一时的“头脑发热”,而完全源于红色基因的孕育、始于崇高理想的引领、成于英雄精神的熏陶。张超出生于人杰地灵的三湘大地,成长于纯朴善良的工人家庭,从小就立志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熏陶,才使得他时刻都把“别人帮咱们的事永志不忘,咱们帮别人的事莫记心上”作为做人准则,从而在邻里乡亲心目中留下了优秀懂事的“别人家的孩子”形象;张超从步入军校开始,心里就播下了强军报国的种子,孕育着航空梦、英雄梦,所以在收到部队航空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便立起了“自己不再是依靠父母的孩子,而是要被别人依靠的军人”的志向与担当;军校毕业后,他毅然申请到部队一线,到战斗前沿,正是因为英雄精神的感召,才发出了“我就是冲着王伟来的”豪迈誓言……从认识张超的所有人的评价不难看出,他“一路走来,一路优秀”:当学生,是优秀学生;当学员,是优秀学员;当干部,是优秀干部……他“铆在岗位是颗钉,翱翔海天是只鹰”,这样的军人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义无反顾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原英雄的人生选择,张超“精武强能、坚韧实干”的形象令人倍受鼓舞。当下,有人认为“简便快捷就是王道、安逸舒适就是目标”,习惯于走捷径、占便宜、图舒服,而把吃苦耐劳视为“傻”、把脚踏实地当作“笨”、把精益求精说成“疯”,不愿下苦功夫、细功夫、实功夫。而在张超看来,练就能战善战的本领没有捷径可走,军人就应该把军旅作为无悔选择、把报国作为毕生追求、把打赢作为最高使命。于是,在3个哥哥接连去世,他不顾父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的呵护挽留,毅然选择从军;在别人争着抢着想留校任教时,他却婉言谢绝了领导的好意:“我还是想到一线部队飞战斗机!”;在面对马上可能提拔重用的陆地飞行与风险成倍增加的航母舰载机飞行,他淡定回答:“和浩瀚的天空海洋比起来,一官半职又算得了什么呢?”为了国家安宁,选择了与艰苦为伍;为了军队强大,选择了与风险作伴;为了不辱使命,选择了与挑战同行。在备战打仗的征程中,张超像一根拧紧的发条,与时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赛跑。他始终以“时刻准备战斗”的冲锋姿态,雕弓满月做好各项工作:坚持训练抓得更紧、训得更严、练得更苦、学得更深;带头飞高难科目、带头飞复杂气象、带头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以至于“只要醒着,脑子里就只有飞行”,即便是在业余时间的球场上,也常常感叹“最累的不只是身子,还有脑子”。作者正是通过还原张超的“傻”“笨”“疯”,才让他“改装标兵”“精飞标兵”“夜航标兵”等一系列荣誉显得更加名副其实、更加令人信服。

再现英雄的远大理想,张超“勇闯敢试、超越自我”的精神催人拼搏奋进。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生与死的考验,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气节与风骨。尤其是和平年代,很多人对危险职业常常避之唯恐不及,更不用说直面生死了。张超把人生理想,定格于象征大国地位的航母事业,个人生死对他来说早已置之度外。中国人的航母梦,期待了100年,也压抑了100年。一朝梦圆,举国振奋。面对师傅戴明盟的“惊天一着”,张超心里早已燃起了“当一名‘飞鲨’勇士”的信念之火。然而,起步较晚的我国航母舰载机事业完全是白纸一张:缺资料、缺图纸、缺技术、缺规范、缺经验……一切都是全新领域、全新挑战、全新开始。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交接入列时,某国上将傲慢地抛出一句话:“中国人即使有了航母,十年内也玩不转舰载机。”张超呵呵一笑:“你不懂中国军人的精神,哪能算出中国腾飞的时间?”为了尽快跨进国际“尾钩俱乐部”,张超开启了与陆基飞行相比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精准着舰训练。数百次的模拟训练,使张超凭借顽强拼搏的毅力,实现了从“插班生”到“优等生”的成功逆袭、从“门外汉”到“小超人”的华丽转身。航母舰载机飞行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面对外军把舰载机着舰过程比喻成“人为控制的坠机”,张超“把生命抵押给死神”,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边试飞、边探索、边总结,硬是把身体、心理、装备、技术等每一项数据都飞到了“极限值”,用亲身实践为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超常规培养蹚出了一条新路。

探寻英雄的大爱情怀,张超“重情厚意、与人为善”的品质使人感动万分。人民军队向来是崇德向善的高地,崇德向善始终是革命军人的行为准则。然而,长期以来,一些人眼里的英雄似乎就是个“高大全”式的完美之神,既没有七情六欲,也没有喜怒哀乐,更没有缺点错误。这样的英雄不仅有违其本身属性,而且不可信、不可亲、不可爱、不可学。张超“重情厚意、与人为善”的精神品质,与其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和对航母舰载机飞行事业的执著追求不但不矛盾,而且更加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铁骨背后是柔情,男儿心中有大爱。张超深怀感恩奉献之心,以率真阳光、朴实高尚的嘉言懿行,折射出革命军人应有的精神底色和道德光芒。面对地方的高薪聘请,他坚决反对:“我是在担负保卫国家的职责,这身神圣的军装岂是用钱能买来的”;面对父母的勤俭节约,他心存感恩:“您们在家要舍得花钱生活好,我在部队饿不着、冻不着”;面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他懂得浪漫:“白色百合和金色石榴,代表着请你‘留’下来与我‘百年好合’!”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张超以自己特有的大爱情怀,塑造着自己的光辉形象:在国家面前,他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在父母面前,他是孝顺懂事的孩子;在妻子眼里,他是值得托付的依靠;在战友心中,他是地地道道的“暖男”……张超牺牲后,他的战友付君写下了这样动情的诗行:

你有一颗大大的心

能装下全世界

唯独留给自己一个小小的角落

你有一颗透明的心

没有一丝尘埃

阳光照耀进来折射出爱的模样

你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再灰暗的灵魂

也可能在你的光芒中绽放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