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张学栋:东山保卫战斗中的“黄继光式”英雄

来源: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2-11-23 15:29:36

用胸口堵住正在喷射火舌的机枪射击孔,用身体遮挡敌人的视野和射界,用自己生命为战友开辟出前进的道路。这是我们熟悉的英雄黄继光所作出的壮举,这需要多么无畏的精神才能做到,这是何等的英雄主义!在著名的东山保卫战中,也涌现出一位“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张学栋。

张学栋1920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灵璧县九顶区高圩乡泥沟村(又名泥蒲村)贫农家庭,自幼种田,16岁时父母先后病故。1945年,张学栋在本村参加民兵。1946年8月,参加伏击国民党军的战斗,由于地主告密被捕。敌人用尽酷刑,张学栋绝不屈服,后被押送到宿迁,直到1948年宿迁解放后获得释放。他在返回家乡途中,被国民党军抓去当兵。1949年1月,在淮海战中被解放军俘虏后,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第三野战军244团1营2连2排5班战士。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提升为班长。在解放上海时,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荣立二等功。在解放福州时,他所在的机枪班荣立集体一等功。

1953年7月16日,张学栋带着胃肠病初愈的虚弱身体参加东山保卫战。经过一昼夜激战,7月17日下午,进犯的国民党军被我军民打得节节败退向海上逃命,龟缩在岛的东北角柯塘山214高地(约2个连的兵力),在3个地堡和一些壕沟等掩体中作垂死挣扎。上级命令:“全歼214高地敌人!”张学栋和战友们冒着敌猛烈的炮火向214高地进攻。

敌人凭借地堡居高临下,集中火力封锁我军的冲锋道路。在两次冲锋中,2排副排长李永斌不幸中弹牺牲,排长张建孝也负了伤,全排能够继续参加攻击的人已经不多了,敌人却更加疯狂地射击着。2排这时只有9人能战斗,全被压制在一块大石头后不能动弹。5班班长、共产党员张学栋挺身而出,号召战友们为人民立功、为牺牲的同志报仇!他端起轻机枪,边扫射边冲锋,把地堡外的敌人又打了回去。敌人注意到张学栋,于是集中火力向张学栋射击。尽管全排的火力都掩护着他,也不能阻止敌人的射击。张学栋才前进几米,大腿和头部就负了伤。他咬着牙,忍着伤痛,艰难地匍匐到敌人地堡跟前。当他扣动机枪扳机,才发现子弹打光了,而地堡里却仍旧喷吐着敌人的重机枪火舌,猛烈的扫射压得后面的同志们无法前进一步,且继续有所伤亡。

1

在这个危急的关头,张学栋像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一样,使出最后的力量,扑向敌堡,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眼,敌人的机枪顿时成了哑巴。张学栋的壮举迅速激起全排战友的斗志,他们怀着复仇的怒火,踏着张学栋的血迹,奋勇扑向敌人地堡,把这座地堡变成了敌人的坟墓,接着又和兄弟部队一道,全部歼灭了214高地上的敌人。

1

11

张学栋牺牲后,被安葬在东山战斗烈士陵园第三野战军墓区。1953年8月,华东军区批准张学栋烈士为“黄继光式的一级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并且授予他生前所在的排为“威震东山排”,所在的班为“张学栋班”。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张学栋烈士的故乡——灵璧县九顶区高圩乡被命名为“学栋乡”,高圩小学被命名为“学栋小学”,他的事迹被刊登在1953年9月17日《解放日报》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