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记800多个车号、183个国家的国旗图案
“礼兵形象如生命,护好国门扬国威”,一走进有着“国宾卫士”称号的钓鱼台国宾馆礼兵班,营区内两行红色大字跳入眼帘。这14字铁的纪律不仅挂在墙上,更是铿锵有力地写进了每名官兵的心里。
个个精神抖擞,个个英姿飒爽。“头不歪、眼不斜、腰不弯、身不晃、腿不动”,远远地看战士们训练,心脏都随着干脆利索、整齐有力的拍枪声有节奏地跳动。
“人成排,枪成线”,整齐的举枪礼常常让外宾赞叹不已,光环背后离不开千万次的苦练。
“90后”上等兵赵俊说:“在行使大礼宾礼节时,为了能使拍枪动作更加整齐有力,战士们在训练、上哨前都会用手在水泥地上使劲拍打,直至拍麻。”他说,“无论冬夏,这已经是战士们训练前不约而同的准备工作之一,直到大家练成了‘铁砂掌’。”
优秀的礼兵必然是内外兼修的,每周业务培训,战士们都要温习各国礼仪和文化背景,做到施有准备之礼。丰富的知识储备,让战士们在向宾客实施礼节时准确无误,落落大方。
速记是特殊哨位对礼兵战士提出的特殊要求。除掌握一般执勤常识外,礼兵要背记200多个大使车号、400多个首长车号、200多个长期放行车号,辨认183个国家的国旗图案及20余种证件。
2005年7月,举世瞩目的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带班员张元捷上哨后不久,一只小蜘蛛从树上掉在他的帽檐上。一班哨的工夫,蜘蛛竟在张元捷的帽檐和鼻子之间“编织”了一个不规则的网。而他在中外记者的闪光灯前憨憨一笑,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引来无数钦佩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