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记者】请问为何将9月3号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而确定纪念日的目的又是什么?
【王世明】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决议,延续了中国政府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相关规定。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日为9月3日。
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表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意志。谢谢。
【中新社记者】有关阅兵的问题,这次阅兵的主题是什么?今后是不是每逢重大纪念日都要组织阅兵呢?谢谢。
【曲睿】阅兵是国家礼仪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就有“沙场秋点兵”的做法。重大纪念日举行阅兵活动是世界许多国家的惯例,是纪念活动不应缺少的一部分。这次阅兵的主题,是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谢谢。
【路透社记者】中方是否已经邀请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出席此次阅兵仪式,这些西方国家的领导人是否已经答应中方的邀请。同时中方是否已经邀请外国的军队派出代表参加阅兵,外国的这些军方是否已经答应了邀请?
【王世明】谢谢你。关于邀请外国领导人参加阅兵仪式的事,正在安排当中,有什么情况有关部门会通报。谢谢。
【曲睿】有关外军方队的邀请工作,我们正在协调办理当中,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协商确定。邀请外军派代表参阅,其目的是充分体现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国际性,体现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我们已向相关国家的军队发出邀请。对于愿意来华参阅的外军代表,我们表示热烈欢迎。我们将会尽最大可能为外军派代表参阅,提供各类保障。目前各项准备已经展开。谢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我的问题想提给王部长,刚才您也提到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我们也注意到西方有舆论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其实是无足轻重,尤其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结局的影响和作用并不是特别大,请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世明】 谢谢你的提问。关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方一些人一直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你所提到的,就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历史事实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东方主战场的重要作用。
【王世明】 一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中国战场成为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欧洲战场开始时,中国已经独立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8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中国已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10年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持续的时间最长,达14年之久。而欧洲战场持续时间为5年多,太平洋战场持续时间为近4年。
【王世明】 二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总数在3500万以上,按照1937年的比值折算,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歼灭日军150多万,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鼓舞了被侵略、被压迫民族的信心和勇气,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