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年终特稿:改革创新,制胜未来信息化战场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康哲
2015-12-17 18:26

谋胜未来,新型作战力量快速崛起

历史上每一次军事变革,都是以新型作战力量的兴起为发轫。而军事变革的标志,常常伴随着新型作战力量对传统作战力量的决定性胜利。

“拿破仑横扫欧洲,是炮兵和散兵线战斗方式对传统军阵战斗的胜利;希特勒装甲部队闪击欧洲,是机械化军团对步兵军团的胜利;海湾战争则是信息化作战力量对机械化作战力量的胜利。”作为长期从事作战研究的专家,沈阳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领导得出一个历史规律:谁能在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上领先一步,谁就能在未来战争中抢占先机。

早在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主席就高瞻远瞩地指出:要坚持把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全军官兵闻令而动,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指示落地有声——

2013年6月,全军新型作战力量联合演练在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进行。由数字化合成营、特种作战营、陆军航空兵和电子对抗部队等组成的数字化联合战斗群,与“蓝军”部队展开指挥对抗和实兵推演。

2014年4月,总政某部邀请国际战略、海洋问题、国际法专家和海空军领导,组织开展某新型作战领域制胜机制的研讨,先后围绕7项重点课题开展研究攻关,取得了10多项研究成果。

今年7月,海军以新型作战力量为主体,围绕联合制海作战课题,多手段构设逼真战场环境,多方式设置复杂对抗条件,有效检验了海军新型武器装备的实际作战效能……

令人欣喜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在打赢信息化战争使命牵引下,传统步兵、炮兵等数十个兵种近千个岗位消失,侦察、测绘、高炮、气象等一大批兵种岗位转型……岗位的新生与消失,标志着我军新型作战力量的蓬勃发展,也预示着新质战斗力正成为信息制胜的拳头力量:

——陆军航空兵首掌“三军令旗”。2013年8月,“突击-2013”联合反恐训练,广州军区某陆航旅旅长李波指挥调度各军兵种部队向敌发起立体火力打击。昔日的战场“配角”变“主角”,标志着陆军航空兵正在实现从支援保障到主战突击的转变。

——新装备催生海军“大时代”。当中国海军战舰走出去成为常态,信息化装备建设也日新月异。数据实时刷新、异地同步指挥……荧屏闪烁、键盘声声中,一艘艘新型战舰解缆起航,一艘艘新型潜艇巡航深蓝,一架架新型战机翱翔海空,一枚枚新型导弹剑指苍穹……2014年底,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进行了史上参演兵力最多、训练要素最全、战场环境最逼真的实兵对抗演练,堪称近年来海军新型力量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

——“大数据”定位指引精确打击。在如火如荼的“和平使命-2014”联合反恐军演训练场上,中方某机步师二级军士长丁辉熟练操作车载信息系统,把卫星、无人机和前沿侦察车等多维手段获取的情报进行融合,精确定位“敌”方重要目标,引导炮兵、航空兵、武装直升机进行精确打击,给演兵场注入了全新的气息。

——新“大脑”让导弹更强悍。近年来,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研发出一系列新型号导弹的“技术大脑”——应用软件系统,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前不久,第二炮兵党委为他们记集体二等功。

——新模式助力制胜电磁空间。近日,全军预备役电磁频谱管理中心经过5年建设探索,初步形成“成系统吸纳优质资源、成建制形成新质战斗力”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模式。

访座座军营,近观体系变化,新质战斗力奏响战场最强音。近年来,预警指挥、特种作战、气象水文等一支支新型作战力量异军突起、显威演兵场,三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如火如荼,有效提升了我军制胜未来信息化战场的作战能力。

踏着中国军队改革的鼓点,迎着新军事变革的浪潮走向未来,我们坚信,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正确领导下,人民军队一定能在信息化的征程中,迎接新的胜利、铸就新的辉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