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旅长李正连:“东风剑法”这样练成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卢晓琳责任编辑:杨红
2016-09-29 09:27

火箭军某导弹旅旅长李正连——

砺剑劲旅排头兵

指挥所里,火箭军某新型导弹旅旅长李正连鹰隼般的目光,凝视着电子地图上不断变化的电磁频谱曲线、气象卫星云图、空情预警信息等,在多维立体的战场空间里寻找火力突击的发射窗口,指挥一枚枚导弹刺破苍穹,命中目标。

执掌大国长剑,锻造导弹锐旅。这位从军30年、荣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的导弹旅长,用7年时间带领一支新锐之旅步入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全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先进单位、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行列。

今年初,李正连被评为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他感慨地说:“从军30年,获过无数奖,但我最喜欢‘砺剑尖兵’这个荣誉。”

“宁可备而无战,不可战而无备”

子夜时分,刺耳的“战斗警报”划破夜空,一场不打招呼的应急拉动开始了。全旅官兵迅如捷豹,驾驭着战车,转瞬消失在茫茫夜幕之中……

“‘箭在弦上’已成常态,部队闻令‘随时能战’!”李正连自信满满。然而2009年他刚当旅长时,心中却充满忧虑。不少战士守着背囊侃大山,连警报讯号都分不清楚,基层营连的战备物资“锣齐鼓不齐”。“这种状态能打仗吗?”拷问如重锤猛击着李正连。

带兵打仗,使命催征。李正连打起背包住进发射一营搞试点,一项项行动研究、一个个物件规范,不仅制定战备所需的物资种类、数量、装卸载顺序等标准,还在全旅按规格大小、体积重量、功能特点进行模块化、标准化配套储备,使整营应急出动时间缩减2/3以上。整旅轻装集合只需22分钟,部队时刻保持“随时能用、随之能战”的临战状态。

“对军人而言,能打仗是基本要求,能打胜仗才是终极目标。平时不用实战化训练补回来,战时就得用鲜血来弥补。”李正连告诫官兵。

2013年,部队首次奔赴高原执行实弹发射任务。李正连自抬门槛:不外请专家,独立组织实弹发射;按照作战需要,全流程发射演练;全员备战,随机抽点发射单元。有人好意提醒:“从难从严固然重要,步子是不是迈的太大了?”李正连态度坚决:“这一步,不迈不行,必须以作战的方式训练。”鏖战一个多月,当“长剑”扶摇而上刺破苍穹,李正连露出一丝微笑。这一仗,刷新该型导弹新模式发射最佳精度。

如今,3年过去,这一训练任务又衍生出多项“军规”——连续部署转换、连续火力突击、变换发射阵地、变换打击目标、变换通信手段……新的“战场法则”,让这个导弹旅战斗力突飞猛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