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战史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峣关之战与第三次中东战争


■魏允干 黄义晋

以色列空军使用的法国“幻影-3”战斗机

原 典

《百战奇略》和战篇原文为:凡与敌战,必先遣使约和。敌虽许诺,言语不一。因其懈怠,选锐卒以击之,其军可败。法(《孙子兵法·行军篇》)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和战篇认为,凡对敌作战,战前需先派遣使者前去议和。敌人虽口头答应讲和,但其内部意见并不一致,可趁敌懈怠之际,选派精锐部队发起突然进攻,就能打败他们。诚如兵法所说:“事先未约定议和条件而突然提出和谈的,其中必有阴谋。”

战 例

秦末,刘邦率部西进武关(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准备攻打峣关(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南)。张良劝他:“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但秦军不少将领是屠夫、商人的后代,用钱财收买他们很容易。”刘邦听从计策,派郦食其、陆贾收买秦将。秦军守将在重利诱惑下,果真愿意同刘邦联合袭取秦都咸阳。此时张良又提醒刘邦:“这只是秦军将领打算反叛而已,士兵们不一定服从。一旦士兵不听将令,必将给我们带来危险。因此,不如乘秦将松懈麻痹之际出兵袭击。”于是刘邦亲率大军袭击峣关,大败秦军。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战前,以色列国防部长达扬发表公开讲话,称排除对阿拉伯国家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为迷惑视听,他安排上千名以色列官兵探亲休假,并让这些官兵到热闹繁华场所游玩。同时,为隐藏西奈地区地面部队的真实情况,以色列陆军故意让小规模坦克部队在实际配置位置的后方来回移动。这一系列活动使埃及高级将领们作出错误判断,认为战争在近期内不可能发生。6月5日7时45分,以色列借口封锁喀巴湾,对埃及等国发动突然袭击,仅4天就攻占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及叙利亚戈兰高地。

计谋分析

摆出假和姿态。和战不是真的打算求和,而是借讲和之名进行军事行动。自古以来,大凡成功的军事行动,多与欺骗麻痹敌人紧密相连。因此,要想成功运用和战计谋,必须在“以假乱真”上下功夫。首先摸清敌方真实意图,若对方主战,我则投之以利、主动示好,使其放松对我戒备之心;若对方主和,我则顺水推舟,使其思想麻痹,认为我必不战。同时,应将自身真实目的严密隐藏起来,让对方失去警惕之心,为己方创造可乘之机。信息化条件下,可见光、红外、微光、热成像、无线电等侦察设备覆盖战场各个角落,战场“透明度”大大提高,这就要求指挥员在“假和”时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创新运用多种方法在“奇”字上做文章。可通过一系列隐真示假的巧妙伪装造成错觉,使敌或视而不见,或见而不疑,或疑而不究,从而达成战略意图。

寻敌懈怠之机。和战是一种蒙骗利诱、借机攻取的谋略,“和”仅是手段,“战”才是最终目的。如果只知“和”不知“战”,或为“和”而不“战”,都将难逃被歼灭的命运。和战的精髓还在于抓住时机,适时变“和”为“战”,从而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在惑敌同时还应积极进行作战部署并时刻寻找作战时机,确保敌一旦受我和战之计迷惑,防御出现松懈时能够立即调整兵力部署,主动发起进攻。

当然,欲使和战发挥最大效能,在转“和”为“战”时,选择好进攻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选择歼敌目标时,首选敌军首脑机关,或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部位,如粮草弹药、指挥所、撒手锏武器等,摧毁这些目标能够使敌军陷入极大混乱,从而利于我将之彻底击溃。以色列在作出一系列迷惑敌人动作的同时,暗中调动兵力,并趁埃及军队军官上班前,集中200架飞机空袭埃及空军基地,将埃及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识敌伪和阴谋。和战不仅是指导我方克敌制胜的方法,更是提醒我方战场上应当擦亮双眼,提防敌假和阴谋。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各种谋略和陷阱无处不在,军事指挥员想要在波诡云谲的战场上游刃有余,必须炼就“火眼金睛”,识破敌人图谋。通常而言,超乎寻常的友好、无缘无故的帮助、过于大方的施舍,都可能是暗藏杀机的陷阱。1947年9月的上党战役,就是解放军识破敌和战图谋的典型战例。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一面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一面调集大批军队向解放区发动进攻。我领导人识破敌“假和平,真内战”的图谋后,采用围城打援、各个击破等手段积极应对,粉碎了敌人的“和谈”阴谋。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