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战史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明朝前期戍边方略


■熊剑平

明长城示意图
明长城(青龙段)
明长城(万家寨段)
明长城(永昌段)
明长城(店子段)
明长城(镇靖堡)

明朝建立后,戍边卫国成为朱元璋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朱元璋一方面以“不征”为主导思想,致力于缓和周边关系,另一方面注意防范主要对手,尤其是北方的蒙元势力,为此在政治、军事上、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拉拢一帮 严防一方

朱元璋处理国家矛盾的总原则可以概括为:“拉拢一帮,严防一方。”其核心要义是少树敌人,集中力量对付蒙元势力。朱元璋担心后世子孙偏离这一重要原则,于是将其写进《皇明祖训》,并且列于《祖训首章》,定为长期执行的基本国策。

朱元璋以天子自居,视四方为蛮夷,向海外各国颁发《大统历》,希望各国按时向明朝贡以示臣服之心。如果表示臣服,则尊重各国自主权利,允许他们按自己的礼俗进行治理。

为笼络邻邦,朱元璋一贯施行“厚往薄来”政策,不仅优礼接待外国使臣,还特许对方展开自由贸易,并且给予免税的优惠政策。为了不让外国来朝时因携带贡物太多而加重负担,朱元璋特令礼部严格限制贡品数量,对回赐各国的礼物则一再要求从优从厚,以实现“与远迩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的目标。

为缓和与蒙元关系,朱元璋可谓煞费苦心。他一方面重兵布防北疆,一方面采用怀柔之策,多次专门遣使致书,对其进行拉拢说服,甚至宣称“华夷一家”,理应一视同仁:“华夷抚御之道,远迩无间。”对被俘的蒙元皇室及其他官员大多以礼相待,甚至加以册封。

从积极征讨到“固守疆宇”

蒙古人在退出中原后,仍然拥有广袤的势力范围和数十万控弦之士。朱元璋不得不在塞北重兵布防,以消解来自塞外的蒙古贵族势力威胁。从明朝初期来看,其边疆问题主要还是与“北元”残余势力的矛盾。洪武年间,明廷与“北元”之间爆发的战争,规模较大的有7次,规模较小的则难以计数。

为清剿扩廓帖木儿残部,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朱元璋再次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征西将军,兵分三路,出师塞外。此役最终仅冯胜率领的西路战果丰硕,东路则进展不顺。李文忠率军深入蒙古腹地后,遭到蒙元军队的激烈抵抗。由于轻敌,明军在断头山一带接连遭受败绩,丧师万余,损失惨重。

20多年后,朱元璋回忆此役仍后悔不迭,称当时应该“正欲养锐,以观胡变”。此役过后,朱元璋深感蒙古军事力量强大,一时难以平定,于是将积极进攻的策略改为积极防御,“固守疆宇”。这一策略的改变,与时势变化直接相关,也是基于双方实力的考虑。

加强戒备 筑牢防线

明朝对蒙元的策略由积极进攻转为“固守疆宇”,体现的是积极防御思想。明军虽不再轻易挥师越境、穷追猛打,但仍须进行周密的军事部署,做好战争准备,以随时应对来犯之敌。

朱元璋用兵,非常强调实力为本。朱元璋曾与文武大臣探讨用兵之道,指出:

用兵之道,必先固其本。本固而战,多胜少败。

这里所说的“本”,就是指军事实力。为此,朱元璋非常重视平时战备,即孙子所强调的“先为不可胜”。

为保证边境兵力,朱元璋对军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在全国推行卫所制:“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这种新的军事体制将耕种与防务合而为一:设置卫所,立足点在防务,所以要占据要害之地;卫所通过屯田实现自给自足,不再需要国家补给粮食,还能够稳定保障兵源。

明朝将蒙古视为防卫重点,因此在从东北到西北的漫长边境配置了大量兵力,并将严防蒙古的战略写进《皇明祖训》,要求子孙们“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明初在北方布置兵力100多万,占全国兵力的一半左右。朱棣即位之后,又增设京军三大营,即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全部由精锐步骑组成,装备火枪、火炮等火器。这也导致一旦北边有事,坐镇都城应天(今南京市)的朱元璋难免鞭长莫及。为此,朱元璋不得不仰仗诸皇子,命他们率重兵镇守各处要津,利用大小藩王构筑起一道戍边的坚固防线,藩王也由此有了“塞王”之称。

为提高防御能力,明朝自洪武年间开始修筑长城,希望借助坚固的城墙阻挡蒙古骑兵的南下袭扰。自先秦时期便开始修建的万里长城,因朱元璋推行积极防御的战略,其功能再次受到重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