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安徽省军区探索民兵骨干区域联训长效机制

开门组训淬炼支援保障尖兵


本报讯 梁冰清、朱怡蘅报道:“10天高强度培训、80课时实战教学,让我更有底气当好‘武教头’。”日前,安徽省肥东县长临河镇白马社区民兵营长凌英虎带着全省抗洪抢险骨干区域联训成果,走上本地练兵场,向民兵应急分队传授防汛新技能。

从“学兵”到“教头”,凌英虎的成长得益于安徽省军区创建的区域联训机制。肥东县人武部部长徐轶介绍,随着民兵建设转型,应急民兵的总体人数相对减少,更需要“个顶个”,而国防动员基层单位在组训上普遍存在人才、资源短缺等现实难题。为此,该省军区牵头协调驻军、院校和地方有关部门集约训练资源,聚合行业优势,探索区域联训新模式。

区域联训、开门办训不仅促进军地资源整合、专业集合、力量统合、思想融合、行动联合,而且让民兵有了全域救援整体观。安徽省军区领导告诉笔者,以抗洪抢险应急救援为例,今年5月,江淮入汛,省军区依托安庆、蚌埠军分区分别组织沿江、沿淮抗洪抢险骨干区域联训,抽调全省金牌教练员充实一线教学,与驻军、院校和地方有关部门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深挖联教联训潜力。承训单位瞄准防汛专业骨干“缺什么”、集训期间“学什么”、遂行任务“会什么”等基本问题,科学设计培训课程,规正精训靶向;邀请驻军专业力量和地方应急管理、水利、卫健等部门行业专家就长江流域防汛态势重点、洪灾类型特点、抢险救灾要点以及灾区防疫难点等内容进行系统辅导,增强了分域教学的针对性。

开门办训促进军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笔者从省军区机关获悉,联训结束后,沿江沿淮11个市77个县的198名参训民兵分赴各地,将联训“星火”播撒练兵备战一线,产生“燎原”效应。省军区战备建设局负责人告诉笔者,下一步,他们将把沿江沿淮预征预储装备器材纳入联战联训体系,增强人员装备标准化、模块化、一体化运用,全面提升战场通勤能力和支援保障能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