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庭受理南海仲裁案的裁定缺少信服力
——访英国牛津大学国际法副教授察纳科普洛斯
英国牛津大学国际公法副教授、国际海洋法专家安东尼奥斯·察纳科普洛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南海仲裁庭受理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的裁定在多个方面缺少信服力,仲裁庭目前对该案的解释不能令人满意。
察纳科普洛斯曾在希腊雅典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学习法律,并获牛津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他曾在希腊外交部、联合国驻日内瓦机构从事法律研究工作,是国际公法和国际海洋法领域的资深专家。
他说,南海仲裁庭作出了受理该案的裁定,但该裁定在管辖权、主权、案件可受理性、中方所提排除性声明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没有给出充分的、令人信服的解答。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领土主权问题超出《公约》的调整范围,仲裁庭无权根据《公约》审理领土主权问题。中国于2006年根据《公约》第298条规定作出排除性声明,将涉及海洋划界、历史所有权、军事行动、行政执法等问题排除适用强制争端解决程序。
察纳科普洛斯认为,仲裁庭在很大程度上没有阐明,菲律宾所提的仲裁事项为何可以越过中方作出的排除性声明,该案中的仲裁事项为何与主权无关?“在我看来,这些事项关乎主权。”他还说:“从仲裁庭已经给出的裁决来看,仲裁庭在上述问题上的判断缺少信服力。”
察纳科普洛斯认为,就解决南海问题而言,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最好的办法。
“国际法最好被用作化解争议的工具,而不是被利用来激化矛盾、制造更多的分歧,”察纳科普洛斯说。
(新华社伦敦6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