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黎英文诗集《越过中国蓝色的群山》。聂广涛供图
笔耕不辍,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新中国成立之后,艾黎把主要精力用于促进国际和平与友谊方面,同时笔耕不辍,将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理解倾注笔端。
艾黎一生出书70余部,其作品以诗歌、散文、日记、回忆录等方式,记录了他各个时期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见闻。《有办法》是艾黎20世纪50年代初出版的第一本书;《六个美国人在中国》介绍了史沫特莱、斯特朗、斯诺、卡尔逊、史迪威和马海德6个美国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探索创造性教育纪实》提出了创造分析、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瓷国游历记》则是艾黎几十年研究中国陶瓷的一部心得之作。
艾黎一直都保持着写诗的习惯。他认为只有写人民和人民的生活,诗歌才有意义。《大雪压青松》《献给奥蒂鲁阿的诗》《好风集》等诗集,抒发了他对中国的山山水水、对中国人民史诗般的劳动和斗争胜利的赞美之情。
为了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艾黎奔走各地进行采访,并着手翻译中国古诗。其译著有《胡笳十八拍》《唐宋诗选》《李白诗歌200首》《白居易诗选200首》等等。为了将中国古代诗歌优美的写意和针砭时弊的精髓准确无误地翻译出来,艾黎专门拜师和虚心请教来访的朋友,常常工作至深夜。他把对中国人民的感情和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爱,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艾黎去世时,几乎一无所有,他把一生中一点一滴积累的价值连城的文物早就捐献给了山丹人民,留给我们的只有一本《艾黎自传》。在这本自传中,艾黎记载了许多为中国革命作过贡献的外国朋友的事迹,而对自己的功劳却只字未提。
在中国生活的60年,无论在国内革命和抗战的艰苦岁月里,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艾黎总是坚定不移地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77年邓小平同志出席艾黎80寿辰的宴会时,称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战士、老朋友、老同志”。2014年1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对新西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他在当地各界举办的盛大招待会上,高度赞扬艾黎将毕生献给了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事业。
同样,新西兰也以这位推动新中友好的使者为荣。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曾授予路易·艾黎文学荣誉博士学位。1985年12月21日,新西兰政府授予路易·艾黎“女王社会服务勋章”。新西兰前总理戴维·朗伊这样评价他:“许多外国人被中国所吸引,但只有极少数人将其一生献给这个国家和人民。路易·艾黎就是这极少数人当中的一个。路易·艾黎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爱戴和赞扬,并且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尊敬。他的大量且内容丰富的著作向外部世界介绍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路易·艾黎以其独有的方式象征着各国人民和社会发展关系中友谊和人类的价值。我们和中国及其人民得以顺利地发展热烈而密切的关系,正是获益于此。”
艾黎在《人怎样才能富有》一诗中写道:
人的一生何等短暂 / 就像一阵风一掠而过 / 有的人留下万贯家财 / 让懒散的儿孙恣意挥霍 / 而真正的富有 / 应该是为同代人的幸福 / 竭尽所能 / 除此还能理解成什么?
路易·艾黎,这个名字就像时间长河里的一眼清泉,濯洗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