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基层医改细节:我们能从中获益什么?

来源:新华社作者:李亚红责任编辑:遥远2014-01-26 16:11

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记者李亚红)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烦恼:到医院买实用廉价的药,发现这种药消失了;身患重病的失能老人,因医院不让长住,养老院照顾不好而焦虑;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可身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没有信得过的医生。北京市23日出台的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措施,能否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能从中获益多少呢?

好用廉价药会回来的

价格低、疗效又好的药品,自然会得到众多患者的青睐。但具体到现实中,越是这样的药品,却越容易在市场上出现短缺,甚至绝迹。由于此类药品往往利润比较低,不管是生产药品的企业,还是药店、医院等销售场所,都不太愿意采购。

0.3元钱一支的氯霉素滴眼液,2元钱一支的红霉素软膏,这些老百姓熟悉的廉价药正在从市场上消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曾公开表示,由于不少廉价药品招标价长期低于成本价,企业无利可图,只好停止生产,我国每年都有多种廉价药品消失。

“北京市近年来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价格水分不断往外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价。”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说,但对于一些药品来说,价格低不一定都是好事儿,还应该注意药品质量和供应的问题,一些廉价实用的药品遭遇“降价死”,没有企业生产供应,这是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

北京市此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对于那些真正实用廉价的药品,积极探索基本药物招标“定点生产”,保障基本药物的安全供应。“就是要避免低价恶性竞争,对于这些廉价药品,要通过‘定点生产’的方式保障供应,好用廉价的药品会回来的。”韩晓芳说。

目前,北京有5家三甲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取消挂号费、诊疗费和药品加成,设立医事服务费。2014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将进行“医药分开”。“也就是说,将来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品都要实行零差价销售,患者用药会更便宜。”韩晓芳说,医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基层的报销比例将明显高于大医院。

重症老人照顾将有“家庭医生”

北京的孙先生患有帕金森症,在北京宣武医院住院治疗10多天后,因为床位紧张和“平均住院日”的规定,需要离开医院。回家后保姆虽能照顾日常生活,但医疗方面的护理很难做到位,这让孙先生的家人十分苦恼。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带有康复、护理的护养床位是目前北京最缺乏的。由于病情、经济状况等原因,重症老人在医院治疗出院后,大多很难被养老机构接收,多数“护理员”就是自己的老伴和子女。身体上的痛苦逐渐发展影响到心理,这些老人生活质量偏低。

过去一年,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居民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包”,为癌症晚期患者和家属提供了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合理使用止痛药等服务,不仅简化了临终患者的诊疗程序,还降低了治疗费用,癌症晚期患者由二级、三级医院每日平均3126元的治疗费用降到社区每日平均243元的水平。

韩晓芳说,北京市将探索提供多样化“服务包”试点,针对老年人、重症患者等在医疗、康复方面的实际需求,试点以不同类别、不同病种“服务包”的形式提供签约服务,病人和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

那么这种“服务包”如何收费呢?韩晓芳说,将建立“政府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用、医保支付基本医疗费用、居民个人合理分担个性化特需服务费用”的三方支付体系,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有效提升慢性病管理、重症康复、健康管理等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