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焦裕禄子女写给离世父亲的家书:牢记教诲 靠自己本事生活)
编者按:焦裕禄同志是我们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离开我们已经有50个年头,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他的思念一直没有停息。焦裕禄的子女特曾写下一封特殊的家书,向远在天堂的父亲倾诉无尽的思念之情。
焦裕禄子女写给天堂父亲的一封信
您知道吗,如今的焦家已经四世同堂,是一个27人的大家庭,这个家庭温暖幸福。这么多年,您的儿女们是多么的想念您啊!
您去世后,我们过了一个又一个没有鞭炮没有欢笑的春节。我们最怕过春节、也最怕清明节。那几年,每年的除夕夜,母亲都是流着泪包一整夜的饺子。大年初一给我们下完饺子后,她却不吃不喝地躺上一整天。我们心里清楚,母亲是在想念您啊!每到清明节,母亲手把着我们的小手给您扫墓,她有几次哭得昏倒在您的墓前,不得不让人搀着她回家,那情景让每一个人都心痛。
您的六个孩子,如今最小的也人到中年了。过了不惑之年的我们,同样也是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像其他人一样,我们也面临着“票子”、“房子”、“孩子”等种种生活中的难题。家中一样有人下岗,有人待业。虽然也有人当上了“七品”县官,但大多数都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着。生活中的我们无论过得好与不好,我们都记住您的教诲,靠自己本事生活。我们姊妹6人都是共产党员,我们都可以无愧地对您说,我们都是您的好儿女。
次女焦守云:天上一颗星 地下一个丁
穿过兰考县城,经过将近5公里的路程,我们来到焦桐林。在一大片泡桐林的农田中,有一棵格外高大,要三四人才能合围起来,枝叶茂盛。焦守云介绍,这棵树就是父亲1963年亲手栽下的,至今已整整50年。这棵桐树长大后,当地老百姓为纪念老书记,用围栏将树围起来,并亲切地叫它“焦桐”。
现在,兰考随处可见挺拔葱郁的泡桐树,焦守云对记者说,“你若清明前后来,就会看到泡桐树陆续开放淡紫色的喇叭花,一片片,簇拥在农舍田园四周,远看灿若云霞,近看繁花满树,成为兰考一道亮丽风景。”
但把时光倒拨回几十年,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却是另外一番面貌。黄河“十八弯”最后一道弯就在兰考。兰考80%都是黄河故道,这些河道将兰考糟蹋得是坑坑洼洼、混乱不堪。当地老百姓有句俗语道,“蛤蟆尿泡尿就要涝一涝,七天不下雨地皮烟就冒”,这是老天爷留给人的一块绝地。1962年冬,组织把焦裕禄安排来兰考时,正是兰考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期。满眼是看不到边的黄沙,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老百姓每年分到手的口粮只有一两斤,大家都是拿着手巾包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