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别了!自欺欺人的“病假条”


■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岗前强化集训队学员 严伟明

曾宇明绘

不久前,我来到无锡联勤保障中心进行岗前强化集训。作为博士生学员,骤然从医生到普通一兵,从象牙塔到集训队,巨大的身份和环境落差让我倍感不适。好在我早有准备,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成功开具了一张“病假条”。

每逢训练考核,我就会出示“病假条”,然后在操场找个僻静的角落,拿出医学期刊捧读。

由于长期泡病号,我的各项训练考核成绩稳稳垫底。区队长欧阳宇为此主动找我谈心:“我们军医是‘姓军为战’,军事素养是必修课。虽然你有伤在身,但有些力所能及的训练可以多参加一点。”

“我学的是临床医学,专攻相关医学资料就可以了,训练能有啥提高?”虽然表面上点头称是,可我心里却丝毫不以为然。最后,在欧阳宇的强烈要求下,我答应参加月底军事考核。

到了考核那天,尽管料定自己无法及格,但我还是彻底蒙了。随机组成的4人战救小组在“硝烟”中冲向前沿,不仅要转换弯腰跃进、低姿匍匐等多个战术动作,还要相继完成伤情判断、紧急包扎等急救处置,最后再用担架将“伤员”转运至后方。由于军事素质弱,我刚一上场就因战术动作错误被判定出局,导致整个小组最终未能完成任务。

“到了战场上,凭这样的军事素质不仅连一个伤员都救不了,甚至会让整个团队陷入绝境。”面对考官的严厉批评,回想自己之前的种种表现,我真感觉到无地自容。

之后,中心组织我们参观院史馆,在一个破旧的木担架前,讲解员告诉我,这个担架是战争年代前线军医救下无数伤员的历史见证。那时的军医“死也要把医药送上前线、爬也要把伤员背下火线”。

听到这里,我扪心自问:一个军医如果连担架都抬不动,何谈治病救人?不自觉地摸了摸口袋,那张“病假条”居然还在,我赶紧悄悄地将它撕碎。

(张  桢、肖洪领整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